财经
创新药企上市破发成常态!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迈威生物、迪哲医药质地如何?汪苏泷三国杀歌词
2023-07-08 01:05  浏览:32

当前,创新药企业科创板上市破发呈现常态化。1月18日,N迈威-U上市首日即遭破发,以32元/股开盘后随之持续走低,盘中跌超30%;截至收盘价报24.50元/股,跌幅为-29.60%。当日盘中最高股价为32元。

(迈威生物1月18日股价走势)

近10年来,在国内鼓励和支持生物医药创新及自主研发的大背景下,创新药企发展从无到有。近期,部分创新药企业陆续登陆科创板,创新药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在科创板上市的创新药企业有了两个明显的共同点:一是公司从正式成立到实现资本市场上市的时间较短,多为4年;二是创始团队为非医药科班出身和从大型药企“出走”投身创新药行业的组合,是具备了生物药研发的底子的。如迪哲医药、迈威生物均成立于2017年。

但是,创新药企业面临的高额研发成本,以及漫长的在研管线和商业化进程,创新药企因此也承担着研发失败和长期亏损的高风险。

来自金融资本的支持,给生物医药行业的创新输液,缓解了企业的一些压力。而创新药企的内驱力才是真正的永动机。谁都可以成为赢家,取决于谁比谁更快商业化。毕竟资本介入有限,若追求长期发展,还需自身造血。

对创新药企来说,在研发成本支出上的差距仅是其中一步。从在研发管线覆盖到商业化落地,不仅仅是技术优势的比拼,还是商业化综合实力的激烈竞争。

迈威生物累计亏损40亿元 迪哲医药核心技术基本来自外购

迪哲医药、迈威生物无疑是近期里A股市场biotech类公司中的明星公司,两家公司前后脚在科创板上市,前者于2021年12月10日上市,后者于2022年1月18日上市。而于2020年2月21日科创板上市的百奥泰,已然是这批创新药企里的老腊肉了。

展开全文

截至目前,迪哲医药、迈威生物两家公司目前均尚未有获批上市销售的产品。其中,迪哲医药亏损面最小,但是不排除亏损继续扩大的可能。公司2020年亏损5.87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净亏损累计达4.66亿元。

而迪哲医药有望最快获批上市的JAK1靶点特异性抑制剂,产品名称是DZD4205的新药要到2023年底、2024年上半年才有可能实现获准上市。据公司估计,DZD4205将会在2023年一季度向美国FDA和中国NMPA提交上市申请。据了解,DZD4205是第一个适应症针对复发难治性外周 T 细胞淋巴瘤(PTCL)。

迈威生物在可比上市公司中亏损面最大。据上市公告书,2018-2021年1-6月,公司累计亏损达40亿元。具体来看,2018-2020 年及2021年1-6月,公司累计未弥补亏损分别为4.01亿元、13.29亿元、9.73亿元及13.12亿元。公司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内,公司预期将持续亏损,累计未弥补亏损持续扩大。

公开资料显示,迈威生物专注于大分子药物领域,主要产品为抗体药物。目前公司拥有涵盖自身免疫、肿瘤、代谢、眼科、感染等疾病领域的15项在研品种,所有品种均处于研发阶段,尚未开展商业化生产及销售。从其产品类别来看大多为生物类似药。众所周知,仿制药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公司是否曾考虑过集采降价的风险?

据悉,公司即将获准上市的产品9MW0113是公司与君实生物合作开发的重组人源抗TNF-α单克隆抗体注射液,为原研药修美乐®(阿达木单抗)的生物类似药,目标适应症为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值得一提的是,9MW0113该项目的临床前研究阶段的工作全部是由君实生物独立完成的。

而百奥泰目前仅有的一款在售商品格乐立®的原研药也是修美乐®。相比于迈威生物有限的适应症,百奥泰将此药的适应症在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和银屑病的基础上,还扩展到克罗恩病 、葡萄膜炎,儿童斑块状银屑病和多关节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适应症等。

但不可回避的是,广泛地适应症提升了百奥泰的市场份额的同时,因为纳入社保而不得不接受集采降价带来的利润收缩。也因此,百奥泰相比于其他两家的财务报表较为好看一些,但公司依旧处于亏损状态。截至2021年6月末,公司归属净利润261.6万元,而扣非净利润为-1506万元。

迈威生物表示,预计最快2022年一季度有望实现9MW0113的商业化。届时,该产品能否为公司带来可观的利润,还有待观察。

目前,国内阿达木单抗赛道十分拥挤,除了百奥泰,还有海正药业的安健宁、信达生物的苏立信、复宏汉霖的汉达远等上市产品。

研发费用方面。截至目前,百奥泰累计研发投入近20亿元领先,迪哲医药、迈威生物总体相差不多。三家公司研发投入均采取费用化处理。

而对比三家研发过程来看,除了百奥泰尚有一些处于临床阶段的肿瘤新药的自主研发的痕迹之外,迈威生物和迪哲医药两家公司核心研发管线基本上是靠买。

公开资料显示,迈威生物的5项生物技术平台是收购了诺艾新而获得。此外,公司多个在研品种为共同开发和引进,如9MW3311是公司基于与格物智康共同申请的专利而开发;9MW2821、9MW0211和9MW1411均为引进开发。而8MW0511、9MW0211、9MW0321等则是由实控人朗润投资100%收购了泰康生物后转让给公司的,因此迈威生物承继了泰康生物原有研发管线。

不同于迈威生物在国内的一番收购,迪哲医药的核心技术基本外购自国际大型药企——阿斯利康的成熟技术。截至目前,公司研发主要集中在恶性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的7个研发管线,其中3个是从阿斯利康购买获得,包括核心产品DZD4205的核心技术。

虽然公司说明,目前通过研发实践,整合了生物科学、药物化学、药物ADME等多个学科的研究能力和研发经验,形成了包括细胞及动物模型平台、生物标志物探索及验证平台、模型引导药物研发平台(Model-Informed Drug Development,MIDD)在内的转化科学技术平台,以此表明公司核心技术优势来告诉二级市场上的投资者,公司作为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潜力。但投资者却用脚投票做出回应。毕竟公司目前尚未有获批上市的产品也是事实。

而公司与阿斯利康非同一般的关系,市场似乎也保留一些观望的态度。若没有关联阿斯利康的技术转让,迪哲医药后续研发将如何进行?

迪哲医药2021年12月10日上市首日遭遇破发跌21.83%,当日开盘价为45元/股,盘中最高价为45元/股。

截至2022年1月18日,迪哲医药27个交易日始终处于破发行情,市场对其明显信心不足。18日收盘价报36.88元/股,跌幅为-1.07%。

和讯SGI指数显示,迪哲医药SGI指数评分逐渐走低,最新评分已下降至51分。公司综合竞争力面临考验。

与阿斯利康什么关系?

公开资料显示,迪哲医药专注于抗肿瘤制剂的小分子创新药的研发。

据上市公告书,2017年,公司花费了3.63亿元向“AZAB”购买DZD4205的全部知识产权及DZD2954的部分知识产权。2020年再花费2.02亿元向向“AZAB”购买了DZD0095的全部知识产权以及DZD2954的部分知识产权。

AZAB为一家外资企业,是阿斯利康制药全资子公司。而阿斯利康是一家总部位于英国的知名跨国生物制药企业。截至2021年6月末,迪哲医药共计获得16项发明专利,其中11项是受让自阿斯利康。

而与此同时,AZAB与先进制造并列为迪哲医药的第一大股东,分别持有公司30.26%的股份,但双方不存在隶属关系或一致行动人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迪哲医药目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4个在研产品,均有同适应症上市产品,且有一半的同靶点同适应症已上市产品。

(迪哲医药上市公告书)

而公司有望最快上市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的JAK1抑制剂产品,或是首个针对PTCL的靶点药。

PTCL是一种异质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2019年全球新发患者大约3.6万人,其中2.26万人是在中国,占比高达63%。很明显,中国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国家,有着极高的需求。

虽然全世界仅有的2款JAK1抑制剂在肿瘤领域已经获批上市,但是都不是针对PTCL的。因而,迪哲医药这款核心产品DZD4205被寄予厚望。那么,迪哲医药能否抢占先发优势呢?

另外,若迪哲医药新药上市,是否不可避免地会与阿斯利康展开竞争,届时,迪哲医药又将如何应对?

截至2021年6月末,迪哲医药公司员工合计有169人,其中35%的员工(含管理和研发团队)曾经在阿斯利康工作过。8名高级管理人员,其中6人有阿斯利康工作经历。此外8个人中有4人是美国人,还有1人持中国香港永居。可见,迪哲医药团队具有国际化背景,这对公司未来参与国际化市场竞争或有一些影响力。

据了解,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小林,美国国籍,是哈佛大学医学院癌症中心的博士后。曾经是阿斯利康(中国)的全球副总裁。公司首席科学家曾庆北,美国国籍,是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学专业的博士。曾是阿斯利康(中国)的高级主任研究员。

再聊一点迪哲医药的组织架构。上市公告书显示,并列公司第一大股东的先进制造是一家私募产业基金,有限合伙人几乎全是国资。其中出资最多的有限合伙人是中国财政部,此外江苏、浙江、上海、深圳等一大批地方国有资本也有参与其中。

此外,员工持股平台为公司第三大股东,该平台目前的涵盖对象从公司董事长到副总监级别的员工,近40位权益人。另外,公司还引入了外部战略投资者,除了红衫中国,还有跨国制药公司礼来集团旗下的礼来基金。

目前,公司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是实实在在的为大股东考虑啊。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