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股市从来不缺韭菜。从2020年到2021年,从股市到基金,从浮盈近万元到最后亏近250元,本文作者可算是切切实实明白了何谓“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收益负二百五”。
作为9.9元极速班速成的投资新人,在2020年春风得意,2021年的鼻青脸肿也是意料之中。从医药到港股,抄底炒成“登山工人”;自以为是买入银行基金增加投资安全垫,结果对冲了个寂寞……挑灯夜读,也改不了韭菜的本质啊~
全文诙谐幽默,令人忍俊不禁。但在作者踩过的坑是很典型的投资小白会犯的错误,值得大家读一读,反思自己是否也干过这种事。今天,推出本系列第七篇《投资故事 | 韭菜的2021:百次操作猛如虎,最终炒了个寂寞》。
是烊烊烊烊呀
职业:互联网搬砖工
所在城市:深圳
炒股年限:2年
正文:
作为一名95后的新韭菜,我的投资经验仅有两年,炒股的钱都是这两年省吃俭用从牙缝扣下来的三万多都放到了股市,所以实在是算不上是经验之谈,只能稍稍分享一下心路历程。
与2020年相比,2021年股市真的是比谁转得快,每天的概念都不同。今天硬科技高举高打,明天就是周期股扳回一城,兀地,又有云里雾里的“元宇宙”异军突起。搞得大家一天天就像挥着大铁锤在打地鼠似的。
我也不例外,从炒基金,到炒股,总是看到那个热就追去买,现在回看下一下账号才发现,一年下来买卖近百次操作记录,真的是操作太频繁了。
先晒一下自己去年的投资成绩单:2021年收益率是-0.83%,只是微亏了245.78元,也就一顿两人火锅饭钱没了。其实中间最多是有赚近万的,但不幸在下半年又赔回去了。真的是那什么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收益负250,全年辛苦操作炒了个寂寞。
展开全文我入股市大概记得是在2020年3月,那时候新冠疫情正在全球肆意狂虐,美股上演半月内四度熔断的奇景,美联储释放大量流动性力挽狂澜。我们公司群里很多老股民都在说,这可能是十年难得一见的机会呐,单车变摩托的时候来了。于是我也在这种论调的鼓动下,兴奋中又带着巨大好奇开了户,开始跟着其他同事懵懵懂懂接触基金、股票。
但一开始真的什么都不懂啊,又在一边上班一边学习怎么炒股,于是一不小心,我在微信上花了9.9进了一个号称是理财训练营的龙头品牌,嗯,就是专门教人一夜速成变身投资大师的那种,就是那什么“主动基金是‘别人主动推荐的基金’”那个牌子。
不过后来这个训练营莫名其妙被查了,我还不知自己学了什么东西,进入社会的第一个导师,就这样莫名其妙没了。
后来也就只有自己工作之余偷偷摸摸看炒股教材,忍着肉疼花好几百买了好几本炒股从零基础到精通的那种书,然后真的是那种熬夜开台灯看教材,曾经有相当一段时间感觉仿佛穿越回到了高考时熬夜备战做题的时刻。
不知道这是不是炒股的大家也都是这样过来的,反正这种场景现在回想起来都让自己一阵感动唏嘘,虽然现在的股票投资还做得一塌糊涂。
但起码,自己对炒股和买基金有了一知半解,还没上道,但隐隐知道是怎么一个回事儿了。
囿于自己贫瘠的经验,我也算是自知之明选择以定投指数基金为主,买入沪深300、中证500等宽指数基金,也有攻击性较强的创业板ETF。行业方面白酒当然是少不了的,半导体、家电、医药都有配置,比例方面都比较均衡。
这么一通操作莫名有点中庸之道的意味儿,投资分散的一个结果就是虽然赚得不多,但是亏也亏不到哪去。
但跟2021年相比,2020年的投资确是雨露均沾的好时期,只要你买了基金,基本都可以有收益,30%的收益都不在话下。
我在2020年3月陆续买进的天弘中证医药100指数A,收益率一度逼近40%,当时差不多小赚了几千元,6月份减仓1/3,一次性把买书的钱赚回来了,还感叹书中真是有黄金屋,知识真是财富了好久。
但2020年的花不再是2021年的花了。
因为医药是民生的根本,坚信这是刚需行业,存在长期投资价值。怀着这样的信仰。我去年中跟着同事持续抄底医药,后果就是之前盈利的钱全部赔了进去,还倒亏几百。
果然,韭菜就是国家集采为我省钱,我在医药投资送人头。
现在回过头来看,2021年一开局就颇有流年不利的意味,各种大白马被轮流“祭天”,抱团策略难以为继。在2020深受“万人拥戴”的顶流基金经理张坤,怕是最能理解其中的一朝天子一朝臣的个中滋味吧。
其实很多基金经理在2021年一开年就说要降低对全年的投资回报预期。2021年年初兴证前基金经理董承非的内部交流分享会议纪要更是刷屏投资圈。他认为2021年初市场呈现明显躁动行情,对全年比较悲观,直言“港股大家比较看好,但未必结果会好。”
虽然我当时也看到了这份纪要,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句“现在就是研究研究股票、卖卖股票。”(大意是这样的吧),当时还感慨,大佬还挺佛系。
看到这么多投资大佬耳提面命,自然也在心里告诫自己今年要谨慎一点。尤其是在2021年年初基金抱团股各种泥沙俱下的惨烈场景,我在4月初选择将几只获益较大的基金白酒、港股、创业板减仓一部分,获利两千多逃命。幸好这时候卖出了一部分,不然2021年要亏更多。
其实现在这么看天弘中证食品饮料的业绩走势图,也算是止盈时机合适了。
另外,由于2021年不确定性太大,为了增加资产的安全垫,我将目光瞄到很久没有涨的银行股,当时工农中建四家银行,市净率全部不到1。感觉这个行业足够稳,这些公司如果本身没有硬伤,是值得关注的。
刚刚去看了一眼,这四大行的市净率过了一年,普遍是0.5上下。眼光不错,果然很稳,过了一年还是在地上趴着,不过也没有亏很多,收益率是-0.7%,又小亏几百块。就是很无奈对冲了个寂寞。
当然,韭菜怎么可能只踩一个坑。2021年除了教育股完美避过,医药、港股、中概股那是一拿一个准。
就是说“人算不如天算”,千算万算,就是没想到港股可以这么轰轰烈烈,从年头跌到年尾,熊冠全球!
港股大跌的时候,本人依旧像个英勇的女战士,“冲啊,抄底了,雄赳赳啊气昂昂,夺取定价权了喂!”(大家都随便说说,就你这个二傻子当真了)
内心OS:港股跌这么多了,难道不反弹吗?现在互联网大厂还是很有实力的,这么多人才都争先恐后进大厂呢,不买是傻子。
嗯,我是傻子。
现在看一眼自己的买的关于港股和港股互联网的基金的账户,只想回到一年前摇醒我自己:“可云,你是疯了吗?”
看看下面这两张图,原来这就是赤裸裸抄底抄在了半山腰。
果然,老祖宗诚不欺我,高真的不胜寒啊。
小声哔哔一句,这支南方香港成长灵活我在2020年的收益率曾经高达50%。没事,只要我不卖,我就没有亏。(我有我的倔强,我有我的young)
下回你们再喊“越过香江,夺取定价权”,唔该大声滴啦,我哩个后生仔仲宜家就长眠在这江中等你地了,一定要返黎啊。
现在回想一下我为何如此执(傻)着(仔)要投资香港市场。
第一个原因大概率是在2020年末各种看好香港市场的狂热声音下(我承认我就是勒庞口中的乌合之众)迷失了自我,加上本人在2020年有买入南方香港成长灵活这支基金,当时收益率很可观,一度超过50%的!这也在无形中增加我的自(盲)信(目)心。现在不仅全部亏进去,还牢牢套住了本金!
(啊,我现在看着这些聊天记录,我觉得我就是来搞笑的)
作者朋友:指点江山指点得很好,下回闭嘴吧!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坚定看好阿里、腾讯这些互联网公司。事实上,我现在依旧很看好这些公司。但是人有的时候就容易因果混乱。A是B的影响因素,但A与B不一定存在因果关系。互联网股基本面与互联网股下跌并不存在这必然关系。这些公司下跌难道是因为他们基本面变坏了才被资金抛弃的吗?
我感觉,公司还是好公司。首先是中美关系依旧紧张,香港作为离岸市场,必然会放大这种紧张关系带来的负面影响。其中的中概股首当其冲。如何界定VIE依旧是悬在投资者头上的一把利剑。
其次是在反垄断的政策的大闸下,以及人口红利消失,互联网公司的高速增长早已成为过去,这时候就要考验哪家公司能够快速调头,驶向利于社会民生、科技的方向。正所谓“船大调头难”,资金的集中撤离也是在观摩哪家公司拥有临危不惧的能力。
其实2021年一整年,我亏的钱并不多,就是把2020年赚的钱重新还回去罢了,再亏了本金的245.78元(幸好不是250)。果然,人只能赚自己认知内的钱。多么残酷的真理。
虽然2021年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收益负二百五。但对我来而言,还是学到了很多重要的理念。投资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件事。因为我们现在身处一个货币大放水的世界,铸币税已经把你割得明明白白了。通货膨胀更是来势汹汹,各种生活用品价格涨个不停。不投资,你的那为数不多剩余的财富只有贬值的下场。
最重要的一点是,经过2021年的捶打磨练,我想大家都很明白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已经在有条不紊地展开,人口、碳中和、共同富裕将会建立一个新的社会秩序。同时疫情、中美关系、通货膨胀、中国二十大换届、美国中期选举等因素都表明2022年将会是更难的一年。
这不,2022年刚开年,马斯克就在推特上说:“预测宏观经济是具有挑战性的,我的直觉是大衰退会在2022年春季或夏季左右,但不迟于2023年”。
在这大变局下,若能找到对的方向,你将事半功倍。
最后为2021年的投资做个总结吧,我想最应该做的事就是,好好学习吧!9.9那种小白训练营就算了。提高自己的认知,建立投资框架,下一年再来看看我的认知究竟能为我赚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