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小基金“求生术”:哪怕少赚点也要投后期!月饼怎么画简单又好看
2023-07-01 20:47  浏览:40

“募资好难,可有些钱又不想要。”近期,邹军(化名)陷入了苦恼,他创办的小型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打算在今年展开新一轮募资,可是处处碰壁,让他在新年伊始倍感压力。

随着创投行业的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行业从二八分化逐渐走向一九分化,头部效应愈发强烈。即便业内频频传来募资成功的消息,但都基本与小基金无缘。

摆在小基金面前的难题是,投早期周期太长,长时间没有业绩也就无法募资;投后期估值高,即便投进去回报也很低。“小基金没法做早期,投后期就算少赚一点也起码有退出有业绩,后面才能募资。”做了两年早期投资的邹军,决定转投后期,哪怕没法投多,也要把每一个项目的胜算最大化。

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12月30日,存续创业投资基金14512只,规模达2.27万亿元,同比增长41.79%。2021年新备案创业投资基金4517只,同比增长72.14%;备案规模2230.95亿元,同比增长31.84%。

创投业规模仍在持续增长中,意味着业内的竞争和分化将继续加剧。为了生存,一些小基金们不得不把“赌注”押向后期投资。

小基金不适合投早投小?

资金蓄力一级市场的同时,机构间募资竞争也日趋激烈。从募资端来看,业内持续出现强者恒强的态势,投中数据统计显示,2021上半年,占比9%的头部机构为51%的企业提供了53%的资金支持,由此也可看出市场上一半的项目和热钱都集中在这9%的头部机构手中。与往年相比,2021上半年头部机构交易数量增长明显,首次超过市场交易总量50%,占据半壁江山。

在此背景下,小基金的生存举步维艰。“最近有家银行想跟我们合作成立一支基金,但是他们拿了政府引导基金的钱,要求投向早期。”邹军甚为纠结,因为这笔资金与自己的投向不匹配。“我们现在都不投早期项目了,回报周期太长,基金没有退出项目后期就不好募资。”在邹军看来,早期投资并不适合小基金,因为小基金要生存就必须有业绩回报,而早期投资显然风险太高胜算太低。

有业内人士统计,天使轮的投资准确率仅为10%,A、B轮的准确率为30%,Pre-IPO轮的投资准确率却高达70%。而专注于早期投资的澳银资本董事长熊钢也指出,A轮到B轮项目命中率能达到30%已是顶峰,有效的退出率能够让收益增至80%。这50%的增长需要倚赖风险管理、投后管理甚至是退出项目时的交易安排。

尽管国家近年从多方面鼓励创投机构投早投小,但从现实出发,似乎并不适合所有的机构。而事实上,早期投资/天使投资在风险投资的摇篮美国,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小众的行业,为何风险投资在中国被政策大力鼓励?原因有二:一是中国的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发展不好经济就不稳,因此需要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二是中国人口众多,迫于人口压力和就业压力,发展全民创新创业,因此非常重视创业投资。

但是,如果拿1%的人群做的事情来铺向99%的人群,这必然是风险大于机会。因为,风险投资并非人人都能做,投早投小更非适合所有的机构。

“哪怕少赚点也要投后期”

“小基金投后期项目,除非运气特别好,占股比例又高,不然都赚不到什么钱的。”华南某中型基金负责人刘洋(化名)表示,如今即便是头部的综合性基金,大多数在一个后期项目的占股比例都很低,加上现在一二级市场的价差正在缩小,综合算下来,他们的收益率也很差。

更重要的是,后期项目估值都不低,小基金投后期,意味着投资的数量必定不多,这就更加考验其对项目的把握。

“哪怕赚少一点,我们也需要有IPO退出的项目,不然没有业绩就没法募资。”邹军表示,虽然后期项目比较贵,但只要不是热门赛道、明星项目,估值较之前都有所下降,“说实话,明星项目未必好,只要一个项目背后有10个以上机构投资者的,上市之后的表现就很容易不如预期。”

“做早期投资,要么就是先做后期挣到钱了的机构,再回过来投早期;要么就是综合性的大机构,有比较全面系统的投资组合的,覆盖早中晚不同阶段来对冲风险。”刘洋认为,如今投早投小,已经不是广撒网就可以了,如果没有系统的打法,显然没有多大胜率。而很多体量较小的基金,在投资上缺乏一定的章法,因此也很难驾驭当下的早期投资。

当然,市场上不乏一些“小而美”的基金。有的机构虽然只有几个人,但这些人几乎都是合伙人,且来自知名的产业公司或者某些大基金,具备丰富的投资经验或者产业经验,以及丰富的项目资源,这类机构投资的项目“少而精”,还能获得不错的回报。

“实际上这个行业的从业者是过剩的,无论投早还是投晚,最后能留下来的,要么是小而美的‘黑马’基金,要么是大而全的头部机构,其余的大概率会被刷下来。”刘洋说。

编辑:卓泳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