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蚂蚁集团发起成立的网商银行公布最新数据:全国已有超过1000个涉农县区与其签约合作,数量占全国县域总数近一半。据分析,其合作县区的数字贷款增速高出县域平均增速的39%,而过去一年新增的客户中,超过80%贷款农户从未获得过银行经营性贷款。
拥抱科技银行 县域政府跑出加速度
一直以来,农村金融难,难的是,金融机构难以给农民“精准画像”。在依赖银行线下网点以及抵押物的传统金融模式下,农村信贷发展缓慢,而农村的数字化发展,加之国家政策的支持,给了数字信贷成长的土壤和空间。
县域政府与科技银行合作,以数据为媒,把农村的交易、物流、支付等信息形成信用资产,政府则将涉及农户可公开的数据资源,如农村土地确权、种植情况、农业补贴等与科技银行共享。运用数字技术,科技银行为县域农户建立专属的数字化风控模型,农村用户就此拥有了更精准的数字画像和更高的数字信贷额度。
据了解,作为一家将核心系统架构在金融云上的科技银行,网商银行没有线下网点,完全通过互联网为小微和三农用户提供数字金融服务。自2018年起,网商银行探索与县域政府合作,通过数字信贷提升县域及农村用户的贷款可得率。
河南省内乡县是全国第一个与网商银行合作的数字普惠金融试点县,3年以来,内乡县累计有近20万农户获得金融授信,实际获得数字贷款金额超过40亿。
自内乡县之后,全国1000多个涉农县区相继与网商银行合作,数量已占全国总数近一半。“过去三年,平均每个工作日都有1个区县政府与网商银行合作,可见各地政府的热情,和对数字信贷的信心。”网商银行县域金融负责人高翔介绍说,“与网商银行合作的县域,去年一年的数字贷款增速高出县域平均增速的39%。”
农民贷款可得率大幅提升
“以前我们农民去银行贷款,因为没有实物抵押,信用再好、流水再大,额度还是非常低,有的甚至都没有贷款。”河南省内乡县樱桃种植大户汪清泉介绍说。
汪清泉大学毕业后在上海工作,几年前,选择回到内乡,靠着父母的启动资金开始创业。创业前三年没有收成,还要一直往里投钱,施肥、除草、修建,处处都是开销。
捉襟见肘之时,恰逢内乡县与网商银行试点合作,推广数字普惠金融,汪清泉大胆尝试,通过手机操作,十几万贷款几分钟就到账了。而他也成为了第一批获得县域数字普惠金融的农户,“当时工人发工资都没有钱,就靠着这笔资金,解决了困难。” 汪清泉回忆道。
展开全文河南内乡第一批获得数字普惠金融的农户汪清泉(左一)
和汪清泉一样,许多农民都通过科技银行获得了人生中的第一笔数字贷款。网商银行数据显示,其服务的县域小微企业和经营性农户数量已超过2000万。“80%以上的用户,之前从没有获得过银行经营性贷款。我们希望在未来,能让农村每一部手机成为一个银行网点,进一步提高贷款可得率。”网商银行行长助理彭博表示说。
助推乡村振兴:数字金融合作持续深入
不仅如此,各地政府也正积极通过数字金融,激励优秀农民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目前,包括安徽省农业农村厅、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江西省团委等多个政府单位正与网商银行合作,为具有示范效应的乡村振兴带头人,提供全年免息贷款和长期利率优惠,助力其生产经营。
彭博介绍道:“在当前合作基础上,我们也正积极推进技术革新,让更多农户获得更有力的信贷支持。”
网商银行首创的卫星遥感信贷技术“大山雀”
据悉,2019年,网商银行开发了卫星遥感信贷技术“大山雀”,通过卫星识别农作物及长势,并与县域政府的数据交叉验证,运用数字风控模型预估产量和价值,从而为农户提供信贷额度与合理的还款周期。“大山雀”商用一年多,已覆盖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并入选农业农村部2021数字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