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业绩暴跌、涉公务员培训贷、被监管立案,中公教育副总裁这样回应水字的来历
2023-06-27 20:53  浏览:48

图片来源:图虫

记者 | 郭净净

记者 | 郭净净

2021年,中公教育(002607.SZ)遭遇“水逆”一年。这家公司全年股价跌近八成,前9月净利润由盈转亏至亏损近9亿元。近期,该公司还遭证监会立案调查,前途未卜。

对这只曾经市值超2500亿的“教培大白马”,市场有很多疑问。其中,最让投资者关注的三大问题是:在“考研热、考公热、考编热、教资热”下,中公教育业绩为何部不涨反跌?“理享学”与公司到底什么关系?未来中公教育怎么办?日前,中公教育集团高级副总裁何玓接受了界面新闻记者的采访。

考试热但培训冷,为什么?

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市场明显感受到考研热、考公热、考编热、教资热等趋势。从公务员考试数据来看,招录31242人的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最终报名过审人数首次突破200万人至212.3万人,同比增长35%;同时,2021年各省招录公务员人数为15.23万人,报名人数达537.15万人。

看起来市场火爆,作为A股“公考第一股”的中公教育却“爆了冷”。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63.01亿元,同比下降15.29%;归母净利润同比大降167.45%至亏损8.91亿元,上一年同期则是盈利13.21亿元;其中,2021年7月至9月,公司计入归母净利润同比跌151.08%至7.94亿元。

展开全文

中公教育近年来盈利情况。

对此,何玓对界面新闻记者直言,公司内部开始也判断,2021年市场可能是一个向好的情况,所以2020年疫情之后,在师资、线下网点等扩张上迈的步子大了一点,比如网点从1200个变成1800个。“你想做好这块生意或市场,就必须提前布局教学场地、培训并配备足够的老师。”

“但是,2021年实际情况却是,‘我点了一桌菜,最后只来了半桌客人’。”据公司相关人士解释,虽然市场看起来火爆,但其中可能涉及的培训需求却并没有增加,虽然表面数字来看,好像公务员考试报考人数增加特别多,但实际上相当一部分考生就是试试,并没有说一定要考上,报培训班的需求也比较小。“这个情况和往年还是有所区别的。如果疫情缓和,2022年考试预期稳定下来,那么相信整个培训市场的预期也会比较好,整个资源配置也会更加从容一点。”

除了市场预判有误外,相关行业政策及疫情下各项考试时间的突然调整也让中公教育猝不及防。何玓对界面新闻记者指出,没有疫情影响,公务员考试时间和节奏比较稳定。“从培训机构的角度上看,今年招了一批学生培训完了,明年又换了新的一批学生,招生数实际上是在扩大。但是疫情影响下国考和省考的考试时间间隔短,导致公司的收费高峰缩短,只能开一些短线的班次,可能对招生人数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公司30天以上课程的业务量下滑较多,对收入影响比较大。”

中公教育近期两次回复关注函提及,因2021年省级公务员联考提前一个月,导致学员备考准备不足,培训意愿降低,省考培训招生规模和培训人次出现下滑。据其估计,该因素影响省考联考的收款金额减少25亿-35亿元左右。按照2019年和2020年两个完整年度平均退费率45.48%测算,减少的收款金额影响公司收入13.63亿元至19.08亿元。

参培学员备考时间较短、协议班通过率下降导致退费较多,使得2021年三季度成为该公司的集中退费高峰期。中公教育此前回复关注函显示,公司各年度协议班整体退费金额和退费率为:2019年度退费金额74.23亿元,退费比率44.14%;2020年度退费金额100.09亿元,退费比率46.54%;2021年1-9月退费金额123.97亿元,退费比率65.81%。

据中公教育披露,2021年前三季度15天内的开班数量占比为61.97%远超2019年的32.85%,对应的培训人次也远超2019年。与此相对应2021年1-9月30天以上的班次占比仅为21.11%远低于2019年的38.34%,报名人次也明显低于2019年。一般情况下高端面授班次授课时间更长收费标准更高。

短期靠“理享学”稳业务,引来关联交易之嫌

中公教育也强调,并未发现其市场占有率明显下滑。“相反,学员贷的使用巩固了原有市场份额并进一步提高了参培学员数量,但诸多因素影响学员贷也直接推高了协议班退费率,这也是造成2020年四季度和2021年前三季度高退费的主要原因。”

然而,学员贷业务本身也给中公教育引来不少质疑声。“这种方式也是为了应对疫情不得已而为之的应急之策。从表现来看,这一模式确实让公司业务情况有所稳定。”何玓所说的,正是理享学等学员贷业务模式。

中公教育与理享学、百度贷款、京东白条等三方助贷机构合作学员贷业务。具体来说,学员作为借款人,通过与公司合作的三方机构向具有发放贷款资质的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经金融机构审批通过后,将资金受托支付至公司账户,用于支付其应付公司的培训费。据披露,理享学平台合作的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为4.45%-12%之间,百度贷款合作的金融机构贷款费率介于3%-13.5%之间、京东白条合作的金融机构贷款费率大致为6%左右。

中公教育披露,2018年至2021年1-9月,公司贷款模式下的培训人数分别是0.37万人次、5.13万人次、20.39万人次、12.17万人次,占公司当期总培训人次的比重分别是0.16%、1.56%、4.54%、3.58%;涉及预收款金额分别是6368.14万元、14.65亿元、59.72亿元、38.23亿元,占当期总预收款金额的比重分别是0.55%、8.36%、24.94%、23.68%;涉及贷款模式下的结转收入分别是2734.72万元、1.76亿元、11.1亿元、7.64亿元,占公司当期总结转收入的比重分别是0.44%、1.91%、9.91%、12.12%。

中公教育坦言,理享学等产品的推出直接推高了协议班退费率。由于理享学贷款主要用于学员可退费部分,并且主要针对考试难度较大课程,实际操作中使用理享学贷款学员考试准备不够充分,其退费率高于公司整体综合退费率水平。“学员贷的使用,虽然扩大了参与培训的生源但部分学员对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考试准备不充分等因素影响,导致使用贷款的学员通过率明显低于公司正常通过率。”

但中公教育这一业务模式也引来质疑。尤其是理享学,更给该公司带来违规关联交易之嫌。

理享学官网显示,其是国内知名金融科技品牌,立足和深耕教育分期行业,致力于通过金融服务帮助新青年享受更专业、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公开信息显示,理享学的运营公司为上海贝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上海贝丁”),该公司全资持有吉安市井开区理享学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简称“理享学金融”)。上海贝丁的上层股东为两位自然人——郭继赋、关明舫,持股比例分别为80%、20%。从上海贝丁的股权结构来看,确实与中公教育不存在关联。

不过,天眼查显示,理享学的商标最初由上海国熠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国熠金融”)于2019年6月申请,于同年11月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初步审核。

上海国熠金融于2014年5月成立,由自然人蔡海波100%持股。另据查,蔡海波同时担任了通化中公未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通化中公”)的总经理,而通化中公由中公教育实际控人持股90%的北京中公未来集团有限公司100%全资持股。通化中公的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秦小航,也是中公教育曾公开披露的关联方北京泰孚宾馆的法定代表人。

图片来源:天眼查

2021年11月30日,安徽证监局对中公教育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原因是,安徽证监局对公司进行了专项检查后发现,2019-2020年,中公教育与关联方北京创晟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上海贝丁、理享学金融、陕西冠诚实业有限公司等之间存在业务合作,相关交易金额达到应披露标准,但未按规定履行董事会、股东大会审批程序及信息披露义务。

随后12月16日,因涉嫌未按规定披露关联交易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中公教育进行立案调查。目前相关调查仍在进行。

“理享学本身是一个助贷机构,承担借款信息传递以及向金融机构推荐借款人的职能,并不是一个资金提供方和使用方,这个我们在关注函回复里也做了详细披露。最终还是要等监管部门的调查结果。”另有中公教育相关人士表示,理享学模式主要涉及中公教育的协议班课程。这一模式的具体流程是,首先确认学员报名考试,然后采用理享学方式贷款,学员贷款资质审核上传理享学后台,之后由放款银行等第三方贷款方审核决定这些学员的贷款资格,审核通过后银行会将贷来的学费转给中公教育。

之后,学员接受培训参加考试,如果考试不通过,那么学费就按照协议直接退还给银行,学员的贷款关系提前终止;如果考试通过,则中公教育把这部分资金确认到收入里面,同时学员人在贷款到期日自行还款结清贷款。这期间,需要还给银行的贷款利息由中公教育承担,学生只需要还完本金即可。

“相当于公司让步一部分市场营销费用。”何玓坦言,这种方式也是为了应对疫情不得已而为之的应急之策。“正常情况下,报班时,学员交费大多是线下付款,但疫情期间无法线下开门,只能线上操作,学员对上万的培训费线上支付存有疑虑。用理享学模式,可以打消学员的线上付款疑虑,有助于公司阶段性稳定业务。2020年这一模式下开展的业务突然增加;2021年随着疫情缓和,这部分业务已经明显收缩;未来会继续收缩。”

资金压力陡增,接下来怎么办?

无法回避的是,随着业绩走低,中公教育的资金压力陡增。财务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该公司短期借款余额分别为16.07亿元、28.67亿元、39.76亿元;同期货币资金、定期存款及理财产品等金额合计约为47.01亿元、64.02亿元、89.19亿元。2021年9月底,该公司短期借款余额增至48.44亿元,同期货币资金、定期存款及理财产品等金额合计却骤跌至34.2亿元。

雪上加霜的是,2021年12月6日,中公教育终止了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事项。该公司此次定增自2020年11月首次披露以来两度修改,将募资额从最初的60亿元调低至39亿元,期间还曾被聘请的律师事务所牵连中止申请。随着本次定增终止,中公教育计划投资42.14亿元、使用募投资金27.37亿元的怀柔学习基地建设项目或将受到影响。

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拟在北京怀柔新建集授课、培训、食宿、后勤保障于一体的学习基地,预计建设周期3年,建筑面积32.6万平方米,最高可同时容纳2万名学员。项目预计实现内部收益率16.38%(税后),投资回报期为7.32年(税后,含建设期)。

“目前我们也在跟各方在进行沟通,看后续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推动项目顺利落地。”何玓称,北京怀柔这个基地主要是为了满足公司职业技能培训业务开展。

不只是北京怀柔基地。界面新闻了解到,近年来,中公教育已经在北京、山东、辽宁、湖北、陕西等各省市布局教育基地建设,2018年至2021年1-9月涉及资金分别是2.63亿元、7.2亿元、13.25亿元、28.27亿元。

“上市以来,公司在全国主要省会城市、区域重点城市完成了培训机构的布局,目前基本满足公司未来两到三年的发展需求。”何玓对界面新闻记者直言,有了自己的培训基地,这是别人不能替代的优势。“但这么做确实会给公司经营和财务带来不小的压力。目前公司已经调整发展思路,轻重结合,没有特殊情况下,不会再进行大规模的重资产配置。接下来,公司会结合国家相关职业教育政策,加强轻资产经营与运作。”

从长期来看,公司各地区布局培训基地是必不可少的举措。何玓强调,这首先就给公司和学员节省大笔成本,“通过自建基地,可以节省酒店租金等成本。”

中公教育此前披露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8年1-4月,酒店费占该公司开班费的比重分别达到76.41%、82.61%、80.07%、87.25%;同时,报告期内,学生酒店费用也居高不下。

此外,何玓认为,完成培训基地建设后,将有助于公司接下来向职业技能培训业务转型。“研发、品牌、完备的基础设施、规模化深耕的渠道布局等是公司向职业技能培训业务转型的优势。短期内中公教育在地面教学、师资等方面的优势可能是很难被竞争对手复制或者超越。目前这一块还不算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但将是公司未来的业绩新增长点。”

中公教育官网日前披露,该公司于2021年12月3日成立了职教事业部。12月20日,该公司副总裁丛德仁还在四川组织召开了“中公职教事业部交流研讨会”,近30位分公司负责人及职教事业部负责人孟桢楠均参会。2021年8月,该公司与教育科技公司苏州富纳艾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面向高校、职业院校、技术院校进行产、学、研、用校企合作。此外,公司还同腾讯教育达成战略合作,将在产学合作、云计算、内部协同、用户连接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虽然2021年业绩受影响比较大,但拉长来看的话,我们认为市场的长期趋势没有变化,市场基础还是在的。”何玓强调,我们目前迫切在做的是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和业绩,给市场能够释放更多的真正的正面声音和信号出来。”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