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活力惠州 产业兴人才旺小生这厢有礼了
2023-06-26 20:41  浏览:36

惠州大亚湾石化区。 南都资料图

1-10月,工业投资增速50.7%,居全省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4.9%,居全省第一……打开惠州市今年以来的经济运行图,一条逆势而上的曲线跃然眼前。随着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高端、世界级的产业项目落户,城市品质不断提升,惠州市场活力进一步迸发。当前,惠州正在奋力打造珠江东岸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和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

优化营商环境

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

11月16日,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全面建设活动在惠州大亚湾、北京、美国休斯敦三地,以现场+5G视频连线的方式同时举行,这标志着该项目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据介绍,埃克森美孚是全球最大的石化企业之一,排在2020年世界500强第11位。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位于大亚湾石化区,是美国企业在华独资建设的首个重大石化项目。该项目将生产应用于包装、汽车、农业以及卫生和个人护理消费品的高性能聚合物,建成后有助于减少中国市场对高性能聚合物的进口依赖。项目总投资约100亿美元,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达产后,预计每年可实现营业收入390亿元,每年上缴税金40亿元。

展开全文

在项目全面建设的背后,彰显的是惠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之后跑出的“惠州速度”:整个项目从谈判、纳入国家储备、纳入规划,到完成审批、开工建设,仅用时18个月。

营商环境是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吸引力。当前,惠州正以积极与一流服务水平接轨的战略思维,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复制推广“双区”营商环境综合改革经验,协同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实现营商环境工作“三化”管理

截至今年7月,惠州与省内外15个地市实现“跨省(市)通办”,250多个事项可“跨省通办”、近千个事项可“跨城通办”,1087个事项可“全市通办”;全市402个银行网点设立政银合作点,可在700多台银行智慧终端上办理30多项政务服务事项;11类行业类型企业可通过“一件事”主题服务导办1000多项事项,200多项事项可在无人干预自动审批的“惠服务·智惠批”平台办理。截至今年8月12日,45宗项目实行“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工程主体”两个阶段办理施工许可,实现“拿地即开工”。

值得一提的是,惠州还首次以市委深改委1号文部署优化营商环境,出台《惠州市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清单》及细化举措,创新应用惠州市营商环境监测平台,将13个领域90项工作清单成体系“一竿子插到底”,实现全市营商环境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三化”管理,力争为全市企业创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优良营商环境激发惠州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惠州新登记市场主体70479家,增长34.1%,其中企业29146家,增长45.2%。与此同时,继2020年惠州“小升规”工业企业突破600家后,今年惠州将推动700家工业企业“小升规”。今年前三季度,惠州GDP为3490.2亿元,同比增长12%,增幅居珠三角第二、全省第三;两年平均增长6%,增幅居珠三角第二。

推进科技创新

大力推动重大科研平台建设

在重大科研平台建设中,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以下简称“东江实验室”)在医用同位素、超导加速器等领域开展科研攻关,吸引了科技创新顶尖人才和高精尖技术落户惠州;今年4月正式成功投产的中海壳牌SMPO/POD项目,目前已实现全面达产。

惠州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优化创新生态,带来了创新活力和发展活力的迸发。数据显示,在产业投资方面,今年1-10月,惠州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46.8%,两年平均增长34.8%,其中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同比分别增长116.5%、48.2%。先进制造业投资增长67%,两年平均增长42.4%,其中,装备制造业同比增长60.9%;石油及化学同比增长85.4%。此外,规上工业增加值方面,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分别增长16.3%、16.7%,两年平均增长分别为8.3%、9.9%,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1、2.6个百分点。

今年,惠州继续大力推动重大科研平台建设。除两大科学装置外,东江实验室总部区也已开工建设,先后引进12个高端科研团队约400名科研人员。力争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800家。

作为制造业大市,惠州更持续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在细分领域,对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中小企业重点实施“定向”培养、分类服务,引导中小微企业向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逐层升级,形成从“个转企”“小升规”到“专精特新”再到“单项冠军”和“链主”企业的梯度培育链条,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生态。数据显示,2018~2021年全市财政分别安排80万元、160万元、1150万元和2660万元支持“专精特新”企业,4年间奖励支出增加33倍。

增强城市活力

大湾区重要的“人口磁场”城市

如果将人口比喻为“城市细胞”,那么近年来,惠州可谓“活力十足”。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惠州全市常住人口6042852人,其中市区常住人口接近350万。10年间,惠州常住人口增加了近145万人,增长率31.45%,年均增长率2.77%。在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中,惠州人口总量居全省第七、增量居全省第五,仅次于深圳、广州、佛山、东莞。惠州已成为大湾区重要的“人口磁场”城市。

“我是做电子行业的,以前工厂开在深圳,随着近年来经营成本的增加,2017年把工厂转到了惠州,现在孩子也在惠州读书。”江西籍商人肖先生说。

“如今,惠州南站每天有近60趟列车开往深圳,平均20多分钟开出一趟;从惠州南站30分钟可到深圳北站,和公交一样方便。”深圳上班族张先生2017年选择了在大亚湾定居。他说,在深圳,不仅房价贵,还有今后小孩读书也是个大问题。不如把深圳和惠州的房价差用来好好规划孩子的教育。像肖先生和张先生这样选择留在惠州的,更多是看中了惠州在产业、教育、就业、医疗等领域的优势。

同时,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惠州近年来实施一系列人才招引工程,如“梧桐引凤工程”“海外人才工程”“博士惠聚工程”“双创平台工程”等。至2019年4月,惠州人才总量突破100万,10年间实现翻番。2020年起惠州启动实施“‘惠’聚优才五年行动计划”,计划通过四级联考、选调生、引进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招聘政府高级雇员和国企高级职员,五年内引进2500~3500名专业人才,服务惠州市直机关事业单位、重大项目建设专班和市属国有企业。

随着惠州深入实施融深融湾行动,可以预见惠州还将对人才产生更多的新“引力”。

数说

前三季度,惠州GDP为3490.2亿元,同比增长12%,增幅居珠三角第二、全省第三;两年平均增长6%,增幅居珠三角第二。

采写:南都记者 蔡雯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