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12月29日电 29日,在中新财经2021年会上,谈及共同富裕,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原副院长白景明表示,要在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的分配上做足文章;落点要准,要能够有乘数效应,要真正能够对再分配存量进行调整。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原副院长白景明。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中新财经2021年会由中国新闻社主办,中国新闻网、中国新闻周刊、国是直通车、中新经纬承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为智库支持单位。
在主题为“稳中求进与共同富裕”的圆桌对话中,白景明对兼顾公平与效率、中等收入群体的机遇、如何利用财税工具调节收入落差等问题发表了看法。
白景明表示,兼顾公平与效率,总体来说是再分配,但也有调控效应。这个时候提出共同富裕,从财政角度,我们的财政收入到了一定规模,有了一定能力。但是我们的人均财政收入在世界上不算高,所以我们提出来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所谓兼顾公平就是要在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的分配上做足文章。兼顾效率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定位要准、落点要准,要能够有乘数效应、比较高的边际效应;第二个方面,要真正能够起到对再分配存量的调整,对流量也要进行调整,切入点可能从经济入手、从分配环节入手。
此外,白景明介绍,我们在中等收入群体扩大上采取了很多政策。
税收角度,一个大的政策就是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我们从2000年后开始降低个人所得税的税负,经过数次改革。这次改革,我们从分类征收改为综合与分类相结合,大幅降低了税负,增加了可支配收入,月收入1万元基本不用纳税。有人可能税前是中等收入,税后就不是了,这次一改很多人就进来了。原来个人所得税人口有4亿多城镇劳动力,现在剩6400多万纳税人,大幅度减少。此外,增值税的改革,增值税率从13%降到9%,不仅是降低企业市场主体的负担,实际还增强了消费力。
支出政策角度,中等收入群体实际是三大部分人,一部分是高等教育的,一大部分是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的,还有专业技术人员。这三个群体有的已经进入中等收入水平,我们的政策是放在这些群体上的,包括三个方面:扩大教育,提升教育质量,因为教育是真正培育中等收入群体的基础;就业扶持,再就业、就业培训等;增强区域能力,共同富裕有个地区人均财力的均衡,这方面我们转移支付规模不断放大,重点扶持中西部地区,包括高等教育投入等。
关于如何利用好财税工具更好地调节收入落差,白景明表示,财税方面涉及到进一步加大力度再分配,涉及到第三次分配,我们原来对基金会税收有优惠政策,对企业的捐赠行为也有一些税收优惠政策。这方面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比如要不要扩大税前抵扣的范围,力度要不要加大等。(中新经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