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2年,建材板块中传统链条和新兴链条都存在机会。传统链条中,消费建材仍是优选赛道,明年基本面有望触底回升,玻璃企业在建筑下游需求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光伏、电子、药用等新业务有望带来新的增量,而水泥板块则需要关注碳中和为行业供给带来的变化。新兴链条中,电子玻璃具备国产替代的逻辑,有望展现高成长性,光伏玻璃有望受益于光伏行业的需求改善,此外还可以关注节能需求上升为绝热材料带来的投资机会。”12月23日,天风证券建筑建材联合首席王涛做客证券时报·e公司微访谈时表示。
2021年最大变化是地产下游景气度的变化
据了解,今年年初至今,建材(中信)指数基本没涨没跌,收益排名全部一级行业第20名,相比2020年来看,收益和排名均有所下降。从子板块来看,今年玻璃、玻纤等周期品涨幅靠前,都超过了20%,但在价格触顶后指数有一定回落,耐火材料等下游为制造业的材料涨幅也较好。水泥板块今年至今下跌10%,跌幅比去年扩大,消费建材收益率较去年也有比较明显的回落。
“从周期和成长的角度来看,今年以玻璃、玻纤为主的周期板块涨幅明显更好,主要的原因是前三季度产品价格上行给企业的盈利带来了高弹性。”王涛表示,但可以看到,8月份后玻璃板块面临价格回落和成本高企的双重压力,股价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调整。过往体现了比较好成长性的消费建材,今年表现较弱,核心在于地产下游需求景气回落,成本端压力提升以及资金链面临风险。
另一个变化是,在碳中和、制造业投资高景气的情况下,传统受关注程度较低的工业建材关注度明显提升,股价表现也较好,如耐火材料、工业玻璃等。
王涛认为,建材板块2021年最大的变化是地产下游景气度的变化。2020年之前,由地产高景气、精装修和地产集采带来了消费建材的高景气,但进入2021年下半年,地产在政策调控和资金环境作用下风险加大,景气度快速下行,为处于地产上游的建材板块也带来了比较大的经营压力。后续,靠地产大B端业务取得快速增长的时代或许已经过去,但城镇化带来的住宅需求仍在,这也意味着过往的建材的新建商品房渠道,向保障性住房、二手房存量改造等渠道迁移,建材企业需要适应新的渠道变化,才能继续取得持续成长。在这样的情况下,C和小B端业务占比较高的消费建材品种后续渠道优势有望更加凸显,消费建材板块的集中度后续有望持续提升。
水泥、浮法玻璃领域并购会成为趋势
“前三季度我们重点跟踪的54家建材企业营收和归母净利同比增速分别为17%和13.3%,第三季度的增速分别为3.4%和-6.5%,今年上半年地产链条的景气度整体仍在高位,因此建材板块的景气度也较好,但进入第三季度,建材板块的收入和利润增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降。”据王涛介绍,一方面是地产/基建链条的景气度在快速下降,这导致了周期品价格的同比涨幅回落,以及出货速度的降低,消费建材企业也在主动控制地产敞口;另一方面,在能耗双控的背景下,水泥、陶瓷、玻璃加工等耗能企业的生产受到影响。
需求偏弱和上游大宗原燃料涨价是三季度建材企业面临的问题之一,也导致了建材企业无法顺利向下游全部传到上游涨价的压力,这也导致了三季度板块整体业绩出现负增长。展望第四季度,上游涨价的压力有所缓和,如煤炭价格出现高位下跌,消费建材的部分化工原料涨幅也趋缓,叠加部分企业的产品价格提升,我们预计建材板块Q4盈利端的压力有所缓解,但收入端或仍然受到下游景气度偏弱的影响,增长压力仍然存在。
12月11日,中国建材水泥板块业务整合大会在京召开。整合后的中国建材水泥板块将诞生一家全球业务规模最大、千亿市值的水泥上市公司。除此之外,海螺举牌亚泰集团、成为上峰水泥第5大股东、调研塔牌集团、参与西部建设定增。那么2022年,建材板块内部会否掀起一轮并购、投资高潮?
展开全文王涛认为,几个大的建材品种的竞争格局有望持续向好,这也是后续建材板块投资的中长期逻辑之一。水泥、浮法玻璃产能目前已经受到产能置换政策的严格约束,龙头公司的进一步扩张只能通过收购来实现,对于能耗较高的瓷砖行业,这种趋势现在也在凸显。对于消费建材,北新建材也在通过收购,快速进入防水、涂料等行业。而其他的消费建材品种目前看仍然主要通过自建产能来实现扩张。建材企业的收购,主要目的在于渠道和产能指标的获取,在比较看重这两个因素的子行业,并购会成为趋势,对于其他子行业,这种趋势仍需观察。
建材有望受益于基建/地产的回暖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在未来达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一些建材企业也开始尝试介入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领域。
对于这一现象,王涛分析说,建材企业涉足光伏行业可能有以下几点考虑:1)BIPV需要光伏组件与传统建材的紧密结合,而传统建材龙头在这个领域有明显的渠道和技术优势,光伏为这些企业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如防水与光伏屋面的结合;2)部分建材龙头商业模式好,经营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现金资产,在传统行业投资受限的情况下,需要新的投资方向,如部分水泥龙头切入光伏电站的投运;3)部分高耗能的建材子行业,其本身需要增加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因此自建光伏电站;4)部分建材企业看好新能源赛道,公司决策发生变化,主业向新能源转型。
“我们认为新能源赛道的市场空间和成长性俱佳,建材企业耗能也较高,后续对于清洁能源有较大的需求,未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可能会进入光伏自发自用领域,这也是制造业的大趋势,但对于主业向新能源倾斜或转型,则需要看传统业务与新能源的相关性及自身资源禀赋。”王涛认为。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稳增长放在了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在这样的基调下,基建和地产投资是否会好于之前?对此,王涛表示,回顾过去三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1年的会议内容,对基建的政策支持力度有所增加,地产则是在坚持房住不炒的主基调下,政策有所微调。
“我们认为明年上半年经济可能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基建/地产稳增长的诉求可能会增强。实际上,进入四季度之后,基建和地产在资金端的政策已经出现了改善,这种改善的效果可能要到明年的第一季度-第二季度能够体现。”王涛说,“总体来看,我们预计明年初基建的向上弹性可能好于地产,而地产基本面的底部可能需要在2022年第一季度逐步确认,但大的方向总体是好的。建材有望受益于基建/地产的回暖,如与地产竣工相关的玻璃、消费建材,与基建和地产新开工相关的水泥、防水,以及与地下管网等细分板块相关的建材品类等。”
明年机会与风险并存
王涛认为,明年传统链条和新兴链条都是有机会的。传统链条的机会主要来自于需求端的边际改善以及供给侧的持续优化,消费建材仍然是优选赛道,玻璃企业在建筑下游需求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光伏、电子、药用等新业务有望带来新的增量,而水泥板块则需要关注碳中和为行业供给带来的变化。新兴链条中,电子玻璃具备国产替代的逻辑,有望展现高成长性,光伏玻璃有望受益于光伏行业的需求改善,此外还可以关注节能需求上升为绝热材料带来的投资机会。
谈到投资机会,自然也不能忽视投资风险。在王涛看来,建材行业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首先,下游基建、地产需求回落超预期:水泥、玻璃价格的变动主要受地产和基建需求影响,进而与宏观经济环境、资金到位情况等因素相关,当前水泥及玻璃价格变动体现了较好的景气度,但若后续因天气、疫情、政策等原因导致基建、地产开复工持续性不及预期,可能导致水泥和玻璃价格上涨持续性不及预期。
其次,原材料涨价超预期:2021年年初大宗商品价格全线上涨,而部分建材子行业中,化工类原材料、煤炭成本占比较高,这对建材公司利润空间形成挤压,若后期原材料及煤炭价格持续上涨,或使得公司毛利率继续下行,导致利润承压。
最后,产能投放超预期:2020年供给短缺使得部分子行业如玻纤、光伏玻璃加快产能布局脚步,若未来产能投放较多,可能导致行业供给过剩,使得价格大幅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