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章子林
在十年老将、研究所原副所长笃慧今年3月离职后,中泰证券或许又有一位研究所副所长将要离职。
据记者了解,中泰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苏晨将赴国金证券研究所,担任研究所所长一职,目前正在走离职流程。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可谓是券商研究所分析师“转会”的大年。据不完全统计,年内已至少有12家券商的研究所负责人出现变更,明星分析师转会频率也逐渐走高。如此高频的流动在往年并不多见。
苏晨将赴任国金证券研究所所长
在十年老将、研究所原副所长笃慧今年3月离职后,中泰证券或许又有一位研究所副所长将要离职。
据记者了解,中泰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苏晨将赴国金证券研究所,担任研究所所长一职。
接近中泰证券的相关人士表示,目前苏晨仍未离职,中国证券业协会官网显示,苏晨目前的执业机构仍为中泰证券,状态为“正常”。
不过,有知情人士表示,目前苏晨正在走离职流程。
接近国金证券的相关人士表示,苏晨将担任国金证券研究所所长一事属实,但目前任职通知还没下发。
公开资料显示,在2019年加入中泰证券之前,苏晨曾任职于益民基金、华创证券以及兴业证券,曾获得2020年新财富最佳电力新能源分析师第三名。目前为中泰证券研究所副所长,也是中泰证券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
在其公众号“晨看新能”上,其最新的一篇研报发表于12月13日,标题为《硅料价格下调,终端需求回归均衡》,署名仍为中泰证券电力设备新能源研究团队。
展开全文国金证券发力研究业务
仍有一波分析师在“路上”
值得注意的是,苏晨的加盟也是国金证券大力推进研究所改革的缩影。据业内人士透露,接下来还会有其他业内分析师陆续加盟国金证券。
在此之前,11月30日晚间,原开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在个人微信公众号上“官宣”,宣布其正式加盟国金证券,担任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执行所长、总量研究中心总经理,并继续深耕宏观经济、大类资产配置研究,填补了国金证券研究所长达11年的首席经济学家职位的空缺。
前有首席经济学家到岗,后有研究所所长将赴任,国金证券研究所发力研究的决心可见一斑。
今年以来,国金证券大力推进研究所改革,在业内率先启动3.0战略转型。国金证券副总裁纪路曾公开表示,希望在3年~5年的时间里,国金研究所的研究员们能够具备定价能力,同时要回归新财富等外部排名下的最具影响力研究机构。
具体来看,此次国金证券研究所改革内容包括:一是全面提升研究所的战略定位,强化研究所与投行、PE等部门的双向赋能,充分发挥研究咨询业务在集团各业务板块中的关键驱动作用;二是将研究所定位为非盈利部门,研究所由此前延续十多年的利润中心调整为成本中心;三是加大研究投入,围绕资本定价能力,着力打造高水平、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综合研究所,力争用5年时间重返行业前十。
今年成券商分析师转会“大年”
搭建差异化的研究体系成关键
随着行业对研究所业务的重视程度增加,不少券商研究所加大力度吸引人才,部分研究所也在开启全面转型以重塑商业模式。行业变革之际,券商研究所抢人大战烽烟再起,尤其是今年,券商分析师转会的频率较往年明显增加,不夸张的说,几乎每个月都能看到知名分析师跳槽的信息。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至少有12家券商的研究所负责人出现变更。
今年2月,上任不到半年的红塔证券研究所原所长任志强离职,加盟德邦证券,红塔证券研究所原副所长李奇霖出任红塔证券研究所所长;今年3月,曾于前海开源基金担任联席投资总监的赵雪芹加入国联证券,出任国联证券研究所所长;今年6月,从业十余年的“老将”周旭辉加入东方财富证券担任研究所所长;7月,方正证券研究所所长杨仁文离职,并在12月“官宣”加盟国海证券担任研究所所长。
此外,明星分析师的“转会”也更为频繁些。
今年以来,任泽平、姜超、张岸元、花长春等一众明星分析师均离开“老东家”。而就在上周,安信证券原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果宣布离职,并于12月17日正式入职中信建投证券,履新董事总经理(MD职级)、研委会副主任、首席策略官。
此外,此前曾一度面临人才流失危机的民生证券研究院最近也引进了多位重磅成员。如原开源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牟一凌日前已正式入职民生证券,担任研究院首席策略分析师。
对于券商研究所来说,人才是研究业务的基础,频繁的人才流动让研究优势成为“空中楼阁”,也不利于研究实力的沉淀。面对人才的频繁流动,不少券商研究所反映称是“正常现象”。但从今年来看,频率确实较往年要高。
如何留住人才,成为摆在券商研究所面前不得不去思考的重要环节。
“人才流动让券商研究所的人才优势变的很不牢靠,就像“空中楼阁””,上海一家中型券商的相关人士举例道,“你看业内很多中小券商组建团队时,都是重金挖明星分析师,很多时候一挖就是一个团队,然后这个新的团队在业内的名声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起来,比如天风证券研究所,那对于培养了明星分析师的券商研究所来说,损失也是挺大的,因为培养明星分析师真的很难”。
目前,研究业务通常以外部排名或佣金派点为依据进行单一考核,因此,绝大部分券商研究人员的主要工作是撰写研究报告,在线下进行针对性的路演、调研和活动,优秀的分析师工作节奏紧张,分身乏术,难以系统性满足内部各机构业务条线的需求,长此以往,并不利于留住研究人才。
沪上一家小型券商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相对于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券商研究业务体系的搭建,让研究为研究说话,成为当前券商研究业务最重要的课题,也更有利于留住人才。
编辑:小茉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