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主体这个概念比较新,这次把它放到了事关经济发展全局的位置来加以讨论。”12月18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在2021年财经国际论坛上表示,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无论是分析2021年的经济形势,还是部署2022年的经济工作,都出现了一系列新提法、新表述。
其中,一个颇具全新意义的提法和判断,值得我们特别关注,这就是“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无独有偶,国家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表示,明年中国经济核心是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首先是要保市场主体,既要保现在的一些高耗能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也要保受新冠疫情影响较大的消费、投资还有服务业。
高培勇进一步指出,小微企业是重要的市场主体。他称,市场主体是稳就业、扩就业的顶梁柱,这不仅体现在我们每年超过1300万人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绝大多数都是为市场主体所吸纳的。“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就业的大容纳器,他们提供了8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支撑了4.4亿城镇就业以及近2.9亿农民工就业,承载7亿多人就业的基本盘。”
“就现在的中国而言,除了大约5000万公职人员之外,其余的就业都发生在市场主体,均在市场主体实现。所以无论是稳就业、还是扩就业,都要靠市场主体唱主角。”高培勇认为,除了5000万公职人员以外,7亿人的就业都仰仗小微企业。
在高培勇看来,保住、稳住了市场主体也就保住、稳住了就业,因为他们是纳税的主力。“市场主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且不说GDP源于市场主体的创造,我们国家的税收在现行税制结构条件下,其90%以上是由市场主体所缴纳的。市场主体也就成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基本来源,由此也就决定了他们也是各级政府支出的基本支撑。”
张燕生也认为,明年的核心问题就是“稳”字当头,稳民生跟外贸,而且要稳就业。张燕生指出,明年毕业的大学生1076万人,历史上第一次超过一千万人,怎么能够为大学生创造新的就业岗位,首先一个就是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像研发服务、技术服务、设计服务、咨询服务、人才专业服务等等。
高培勇还留意到,去年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以“青山”喻指市场主体——留得青山,赢得未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提法是:青山常在,生机盎然。这两个方面的提法无非是在揭示这样一个基本认知:经济发展的根基在于市场主体,经济发展的动力也在于市场主体。只有留得青山才能赢得未来,只有青山常在才能生机盎然。
最后,高培勇指出,无论我们面临什么样的风险挑战,只要保住了市场主体,我们就保住了经济发展的根基。只要市场主体保持活力,我们就拥有了经济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讲的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