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星巴克频繁触碰食品安全底线:关两家门店不是终点oicq是什么
2023-06-15 10:39  浏览:44

近日,星巴克被爆出两门店存在更改食材保质期标签等违规行为,已被当地市监局约谈。一直以来,星巴克号称“以行业最高标准为基础,制定并严格执行食品安全‘金标准’”,但消息一出,无疑被狠狠“打脸”。为何有标准却无执行?为何违规行为如此猖獗?星巴克需要给消费者一个交代。

“金标准”离不开严落地,否则只是欺瞒消费者的障眼法。在官网中,星巴克一再表示,从源头到配送,时刻以食品安全为先。然而实际上,更改食材保质期、售卖过期面包成为工作人员“代代传承”的公开秘密。“大家都这样,一代又一代的。”工作人员轻松寻常的语气暗示着星巴克食品安全问题的长期性和严重性,甚至有一种“不这样做才有问题”的弦外之音。“金标准”仅仅成为对外呼喊的堂皇口号,与消费者距离最近的门店尚且如此,难以想象在消费者看不到的环节中还存在怎样的乱象。

究其原因,将员工薪资与门店成本挂钩的绩效体系或许是问题根源所在。面对公司对门店的营业额和利润率的考核,门店默许甚至授意员工使用过期食材从而降低成本成为一种常规操作。尽管星巴克在品牌宣传方面打造着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形象,但在细节管理上却主要受商业利益驱动。然而,向钱看齐和向责任看齐是两套行为逻辑,从根本上来说不能兼容。星巴克“金玉”一般的企业形象难掩管理制度的“败絮”,对消费者的承诺也就变成了一触就破的泡沫。

对于消费者来说,再漂亮的口号都比不过实实在在的安全保障,“买得放心”是消费者的根本诉求。消费者追求国际化的大品牌,愿意花更多的钱买同类产品,一定程度上也是看中了大牌的品质保障,希望用价格换质量,用金钱买放心。然而星巴克将消费者的信任转成违规行为猖獗的底气,将消费者当作待切割的韭菜,如此傲慢,终会被消费者所弃。

其实星巴克不是没有质量保障体系,甚至还有第三方机构专门负责卫生抽查与评估。然而在利益驱动下,精致的管理规范成为一纸空文,浮于表面的抽查仿佛只是给消费者上演的戏码。此次并非星巴克第一次爆出食品安全问题,星巴克要想真正解决问题,关停两家门店绝不是终点。此外,监管部门也需严把质量关,严肃整顿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企业,给消费者营造一个更加安心的消费空间。

作者 | 古凤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