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330亿打造苹果总部首次解密!UFO造型,暗藏巨多黑科技...惠存的意思
2023-06-14 10:46  浏览:41

这年头,作为一个高大上的科技公司,不出个几十亿盖总部大楼,似乎都有点拿不出手。

比如阿里巴巴,怒砸10亿建了个18万平的总部,而国外电商老大亚马逊就更夸张了,直接在安排了300多种濒临灭绝的植物。

不过,在所有总部大楼“内卷”的尽头,一定是苹果新总部Apple Park 。不仅由乔帮主亲自设计,而且他还下了死命令,必须将其打造成世界最好的办公大楼。

为了达成目标 ,苹果四年内逼走了两个承包商。只是安装门把手,就让承包商返工了一年半时间,因为不允许用螺丝钉来进行连接。必须融合与门框之内,并且手感要和 MacBook Pro 一样有铝合金质感。

为了这栋楼,苹果非常霸道的买光了美国两个州的所有绿化树木,让其他企业无树可买。最离谱的,苹果要求最终交工的时候,一丁点指纹不能留下,因此所有人必须带着手套干活,极果君也不懂是为啥。

最终Apple Park建设耗时8年,花费共计高达50亿美元(约合330亿人民币),这栋办公楼的造价到目前为止都是世界第一。

展开全文

Apple Park整体为环状建筑,中间是大型庭院,神似UFO。这栋楼不仅看着神秘,还不让靠近。在2017年建好之后,非苹果人员不允许近距离接触。

等到了2019年,Apple Park搞了个开放日,可以要求受邀者进去参观,但是只能在它的外部拍照,而内部空间或建筑物内部是完全不允许的。

换句话说,苹果内部长啥样,也只是靠一些媒体猜测和受邀者的描述, 外人根本没机会“一睹真容”!

虽然等不到受邀去亲自参观,但现在咱们隔着屏幕也能看了!近日,美国权威设计生活杂志《Wallpaper》,首次公开了Apple Park的内部场景,并展示了许多员工日常工作和生活的细节。

不得不说,作为科技界“扛把子”的苹果,无论是眼光还是理念,真的很与众不同,与其说它是办公大楼,不如说它是一座公园。

随时享受“眼球spa”

苹果总部坐落于库比提诺,由福斯特建筑事务所设计。这里一共有 12000 名苹果公司员。在环形建筑的中心是一座大型庭院,据说这样设计是为了让办公室采光更加充足,让所有人在工作之余还能享受到相同的“眼球spa”。

事实也确实如此,整体办公环境看起来非常亮堂,里面一共种植了 9000 棵树,并且绿化到位,随便走进一间会议室,都可以看见窗外层层叠叠的绿树。

紧接着Apple Park的工作室大门也向众人打开了,可以看到苹果设计团队的成员聚集在中央图书馆附近,正在讨论 Apple Watch。

负责指导这一部门工作的是 Evans Hankey (苹果公司的工业设计副总裁),以及Alan Dye(人机界面设计的副总裁)。

设计Apple Park的目的,就是为了草图、模型和原型的设计能够在公司内部完成,从而使工作流程更加流畅。

在这里,他们没有明确的座位划分,比如工业设计师可以坐在字体设计师旁边,还可以与音响设计师、运动图形专家、色彩设计师、软材料物体专家等密切合作。”

从整体工作氛围来看,苹果一直在贯彻“人性化”的理念,也许这也是能将产品做得更细致的原因之一吧。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办公环境搞得再细致,基本上也是大同小异,相信大家和极果君一样,更好奇的是苹果旗下产品诞生的背后流程。

“最”苛刻的研发人员

每次苹果探索新领域产品,比如Apple Watch和AirPods,似乎发布得很轻松,其实幕后的工作量相当惊人。

为了确保Apple Watch的表带更加舒适,苹果专门建立一个健身部门,并招募了材料专家,以确保表带能和鞋子一样,做到精确尺码的舒适和贴身。

在工作室,一位模型制作者正在将数字表的表冠配到Apple watch上。

打造AirPods的时候就更加复杂了,苹果的人为因素小组汇集了工效学、认知学和行为心理学方面的专家。大约十年前,当 Air Pods 开始研发时,人为因素研究员克里斯蒂·鲍尔丽( Kristi Bauerly )在研究“疯狂复杂”的人耳。

她说:“我们一共扫描了数千只人体耳朵,我认为我们已经组建了世界上最大的耳朵库,才找到了合适的“设计空间”,最终选择把核心选择放在外耳的耳塞设计和内耳的声学设计上。”

还有音频设计师在设计工作室的声音实验室中创建自定义声音。

除了新产品,苹果的王牌产品iPhone研发也是细致入微。

研发部里,有位工作人员正在尝试将 iPhone 13 Pro 的相机模块组装成其他模型,他们需要建造多个部分的模型来研究每个细节。

在这里,还能看到iPhone 13 Pro 原型机的内部视图。

在另一工作室,工业设计团队的成员们在新 iMac 旁边讨论颜色,看起来氛围十分和谐。

虽然单个领域每位研发人员都有着各自的侧重点,但工业设计更需要能横跨各专业领域的能力。有些成员不仅擅长3D设计,写代码也同样厉害,不过所有技能天赋中,最重要的品质依旧是好奇心。

其实除了大众熟知的各种电子产品之外,被大家最容易忽略的系统文字排版设计,同样也付出了诸多心血。

“精打细算”的字体设计

字体设计在许多人眼中,似乎是一门不起眼的学问。Lance Wilson 是苹果设计团队的排版专家之一,也是苹果San Francisco字体背后的研发人员之一。

这种新奇怪诞的字体于 2014 年随第一款 Apple Watch 一起推出,并最终成为25 年来首款原创的苹果字体。

Wilson表示,过SF Symbols软件,开发者们可拥有10万多个图标组合,还可动态调整字号、字重和图标的方向,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打造硬件和软件之间的连贯性”。

2019年,他们又发布了系统衬线字体New York,依旧可供Apple三千万开发者自由使用,并都内置了字体设计规范,以确保品牌的视觉统一性。

Wilson 和他的团队还和爱马仕合作开发了升级字体。

要说最经典的,还要属他们为2021年新品iMac打造的草书字型,灵感来自Susan Kare为第一台Macintosh创造的经典草书“hello”图案。这种样条字体具有完整的连接性,衔接十分自然仿佛手写一般。

发展至今,字体设计早已成为Apple设计生态系统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自己,也为每个人

在Apple Park里,苹果设计团队每一位成员都在积极学习,并寻找每个问题的应对方法。

从与残障人士合作,来确保视力或听力受损人士可以轻松操作iPhone,到开发一套适应不同表现形式和自我认同的表情符号系统,团队一直在不断参与,不断进步。

并且研发的领域也在逐渐拓宽,比如 Air Tag所配备的空间感知系统,背后就包含了研发一整套的动作捕捉镜头,根据空间来对设备进行追踪,并且能和其他设备顺利磨合。

还有iPhone和Home Pod Mini之间的虚拟“握手”,当你用iPhone靠近Home Pod时,Home Pod还能无缝播放串流音乐。

在苹果这样一家科技巨头公司上班,除了获得创造过程的成就,更多的是贯彻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不仅为了自己,也为每个人。

本文由极果用户极果媒体原创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