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资讯
钦州港自动化码头:智慧码头,绿色引领未来| “大地文心”广西行
2024-06-07 06:17  浏览:49

智能导引运输车(IGV)搭载着集装箱有序穿行,无人轨道吊将重达数吨的集装箱轻巧抓起、精准堆码……碧海蓝天间,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以下简称“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上,生产作业如行云流水,但巨大开阔的码头上却杳无人影。

眼前种种“神奇”的场景,让“大地文心”生态文学作家采风团一行深感震撼。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是全球首个采用“U”型工艺布局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也是全国首个海铁联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在这里,采风团深刻感受到了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建设的现实场景,更看到了向海而生、开放而兴的北部湾未来。

科技赋能,码头越来越“聪明”

港口是链接国内外市场的重要枢纽。而自动化码头建设是迈向世界一流港口的大势所趋,也是国家港口科技进步的典型代表。

提起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广西钦州保税港区盛港码头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海涛作为自动化码头建设的参与者和建设者,如数家珍。

“我们是一个全球范围内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同时也是全国第一个海铁联运自动化码头。”宋海涛介绍说。每天,来自东盟国家的货物“下船即上车”,运往中国西部和北方各地;来自中国西部省区的货物出海“下车即上船”,海铁联运无缝衔接。

“U形布局码头装卸点多、出箱灵活,可以根据数量增加堆场的轨道吊,扩展性很强。”

“我们的工作人员无须在码头现场作业,是在一公里之外的智慧运营中心进行远程操控。”

“智能导引运输车(IGV)可自动充电。无指令时,则停靠岸桥边,等待后台指令。”

……

采风团团长、中国散文学会会长叶梅对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智能、高效好奇不已。“智能导引运输车是怎么实现精准充电、精准运输的?”

宋海涛表示:“码头的地下安装了几千枚磁钉,这些磁钉里面存储着独立的位置坐标。IGV上则安装了磁钉天线,可移动式读取全部磁钉坐标构成的数据网络信息,为自己指明方向。”

更让宋海涛感到骄傲的是。这一切的背后,体现了中国“智”造和中国创“芯”。不仅大大降低了生产建设成本,更为世界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贡献了可推广复制的“北部湾方案”。

作为全国第五个已投产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配备了先进、智能、高效节能的自动化装卸设备及水平运输设备,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自动控制等技术,实现了集装箱码头高度信息化、标准化、作业全自动化。

创新引领,绿色可持续赢得未来

智慧港口建设阔步前行,绿色港口发展都有哪些体现呢?

宋海涛告诉记者,钦州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及其所属的北部湾港,绿色体现在方方面面,并且成效显著。

每当夜晚来临,一抹亮眼的“U”型光就会在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亮起,在夜幕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

这是2023年7月上线运行的智慧照明管理系统。据了解,该系统共有三组控制系统,通过集中控制器对各级照明灯进行控制,严格把控照明灯通电时间。如采用一组灯具进行夜间照明工作,其余两组照明灯处备用状态,在满足夜间生产照明需求基础上,进一步降低了能耗。


钦州港所属的北部湾港还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启动港区风能、太阳能开发,加大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在各个港口,很多叉车、装载机都是更新换代后的新能源车辆,门机等大型设施用上了绿电。

目前,北部湾港已发布国内首个综合性码头绿色发展企业标准,创建北部湾港第一批4个企业级绿色港口,实现星级绿色港口零的突破。

采风团成员、《三月三》汉文版杂志编辑部副主任黄其龙告诉记者,通过北部湾港钦州集装箱自动化码头,他看见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据了解,北部湾港已出台了“十四五”绿色港口发展规划和北部湾港零碳港口建设行动方案等,系统谋划推进绿色港口建设。

辽阔的北部湾,让广西与东盟、与世界紧紧相连。伴着阵阵涛声,钦州港自动化码头正日夜不停地繁忙作业,谱写着向海而兴、向海图强的更新篇章。

以上就是钦州港自动化码头:智慧码头,绿色引领未来| “大地文心”广西行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大家喜欢。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