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数据显示,全球智库的分布中,亚洲超过了一直稳居第一的欧洲,成为智库数量最多的区域。其中,中国为亚洲智库数量之最的国家,且仅次于全球拥有智库最多的美国。
但是,“库多智少”,9月21日,王荣华在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成立30周年庆典暨学术研讨会上表达这一看法。王荣华是上海市原政协副主席、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名誉会长,也是上海社科院原党委书记兼院长。上海社科院的智库探索之路正是由其开启。
随着我国第一部国家层面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发布,就“十四五”时期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提出明确要求。毫无疑问,中国智库的建设并不会止步于亚洲的数量之最,还将寻求更大的发展。然而,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智库?
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吴晓灵认为,未来的国际国内环境会有更多的不确定性,更需要智库研究者的智慧和担当。上海市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延照当天亦有相似的表述,“今天,我们又面临着极为复杂的形势,需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尊重基本的常识,基本的经济规律,需要来自民间的声音,来自各方面的智慧的声音”。
吴晓灵表示,特别是近几年,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仍能坚持改革开放,围绕国际金融治理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做了一系列的研究,在研究中坚守底线,尊重常识,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体现了智库可贵的研究准则。
“坚守底线,尊重常识”,这句话在当天的研讨会中不断被提及。这八个字很似简单,但是要真正贯彻体现之并不容易。如同“不做假账”,又如同“讲真话”。
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乔依徳表示,“这八个字看来不是一个很高的要求,但是非常重要。我们坚持这两个原则。‘尊重常识’,就是根据事情本来面目进行分析判断,不盲目跟风,不耍手腕。‘坚守底线’,就是遵纪守法。我们把所有过去所做的沙龙研讨会、课题全部列出来,都是坚持了改革开放。”
1980年,中国第一个政府智库成立,乃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上世纪90年代,上海市委市政府组织改革开放大讨论,题目是“面向21世纪的上海”。在这个大讨论当中,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应运而生,乃中国第一个研究类型的基金会。其诞生5年之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方告成立。迄今为止,上海仍是全国各省市唯一的地方发展研究基金会。
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成立以后,融通了政府与社会、国内与国外、中央与地方的力量,极大助推了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组织政府咨询课题项目的发布与研究,组织政府咨询平台活动。因为“坚守底线,尊重常识”,基金会以及发展研究中心共同推动上海政府咨询得以“走在前头”。比如,上世纪90年代,时任国家领导到上海来,关于分税制进行调研的时候,询问上海浦东开发开放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在上海各方面专家的研究和支持下,第二次开放相关方案被提出。也就是说,浦东在开发开放扩大的进程中,都是有提前且充分的研究准备的。
上汽集团原副董事长张广生在9月21日研讨会上表示,因为“智库走在前头”,才不会延后制度创新设计的时效,才能很好地推动创建“此岸到彼岸的桥”,这样的“桥”应该是智库决策研究的一个重点。
以上就是商业全观|坚守底线,尊重常识,应该是智库的研究准则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