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话不多说,诚心来玩的,支持一切验证 安全信誉随你考验
加不上微信就加QQ4187246358如果添加频繁就换一个
她躺在床上,或者是摊在床上,肢体散落,目光空洞,孤独,飘零
她承受不了像呼吸一样的日常生活突然断裂,断得不可收拾
她看到我们,又有了哭的欲望
她像是哭不出来了,几次哭到半截,突然打住,自话自说,不哭,不哭,我得去看看他,我得问问他,他这个没良心的,说走就走了,他说要陪我说话的,他就陪我说话就行,他还是走了,他把我扔了,不管我了,我才三十七岁呀……
说着,她要坐起来,手臂支着,根本坐不起来
我们劝,鼓励她,没有用
她已经被痛苦层层围困,被抽空,变成铜墙铁壁,刀枪不入
1、清明春雨落纷纷,缅怀逝者欲断魂
15、摊开手心对着天际,掌内心有阳光,那是我想你时莞尔的笑脸;掌内心有雨滴,那是我惦记你偶然滴落的泪水……我不领会我此刻做的哪些是对的,那些是错的,而当我毕竟衰老死亡的功夫我才领会那些
以是我此刻所能做的即是全力做好每一件事,而后等候着衰老死亡
起初,只是一潭春水,荡漾着,清澈着
荷塘之边,可见鱼儿悠游,三五为伴
荷,那沉浸在水中的,墨绿修长的茎,浮出水面来,顶上便托着微卷的荷叶,映射到人的眼里,是一叶崭新、娇嫩的绿
间或,有几株已经舒展开来,便有那圆润、晶莹的水珠,如同一个顽皮的孩童,借着那叶之微颤,也学步般地骨碌碌,骨碌碌地流动起来
恰似一颗晶莹的童子之心,清朗,剔透,即便沉静,亦能窥见着一丝无法掩饰的顽皮天性
江南多雨,一场雨后,满地落英,寒溪漂浮的花瓣随着溪水淌去
溪水和梅花是有灵性的,宛若世间钟情的男女,将终生的守望凝成生命最后的归宿,永远相随
梅冰肌玉骨、傲立冬雪、独步早春、凌寒留香的品性历来深为人们所钟爱,多少诗人将重情刚烈忠贞的女子比喻为梅,不是么?寒溪边灵泉寺内三贤亭中,有一块梅花石刻碑《呤香别馆外史梅花和题诗十二首石刻》,其梅花造型优美,笔力刚劲,风格洒脱,气魄雄浑,是清代名人兵部尚书湖南衡阳人彭玉麟所作
石碑刻下了一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彭玉麟约在三十三岁前,曾在附近乡下任教师,学馆隔壁有一个寡居的女子徐氏,二十岁左右,知书达理,姿色秀丽,对彭玉麟钟情却又羞于启齿,后来得知彭玉麟喜欢画梅花,便叫丫环送上一折纸扇,求他画梅,彭玉麟亦很欣赏徐氏,便欣然提笔,顷刻画成,并随梅赋诗一首:俊俏天香笑亦愁,芳姿原是几生修;料知有意林和靖,无限深情在里头
诗中,彭玉麟把自己比作林和靖,将徐氏比作国色天仙的梅花,诗与画、情与景互为相融
徐氏赏画吟诗后,情动心中,更加爱慕彭玉麟的学识和人品,旋即修书一封和诗一首:独倚妆台眺远愁,敢因薄命怨前修,挣得秀才半张纸,书香吹到下风头
自此二人经常书信往来,感情日渐加深,并订下了白头之约
后彭玉麟弃教从商,在衡阳一家当铺当管帐先生
一次在曾国藩弹尽粮绝之际,私自作主借给曾国藩五千两白银,当时正值太平军和清朝的战事激烈,曾国藩兵退长沙后,洪秀全进军湖南
彭玉麟怕借助军款之事被洪秀全查出,连夜匆忙收拾行李,投奔曾国藩,他本想带徐氏同走,但考虑到曾国藩一个道学家恐怕难以接受他和徐氏之事,想以后再做安排,于是只身前往
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音信难通,他无法及时告知徐氏他的行踪
徐氏见彭玉麟不辞而别,以为负情于她,心有别意,刚烈而痴情的女子便投河自尽
后来彭玉麟听到徐氏自尽的消息后,万分伤感,想起从前的山盟海誓、情深似海,如今阴阳两隔,从此将徐氏比作梅仙,每天就寝前要画一幅梅花来寄托自己的哀思,并在画幅上加盖“古今第一伤心人”印章
据史载,1861年夏,时任广东按察史的彭玉麟率领清军来古城鄂州与太平军展开激烈的战争,西山成为兵家的指挥中心和险要扼道,这场拉锯战丝毫不影响彭玉麟每晚就寝前画一幅,而西山的梅花给了他更多的灵感和哀思
在保留的十二首自题诗中,仅从以下三首便可以窥见他对徐氏的那份情感:(一)一生知己是梅花,魂梦相依萼绿华;别有闲情逸韵在,水窗烟月影横斜
(二)自从一别衡阳后,无限相思寄雪香;羌笛年年吹塞上,滞人归不到潇湘
(三)故园消息谁通讯,玉瘦香寒总不知;驿使未归江路远,教人何处寄相思
款款深情,缕缕怀念让人感动
一个人、一块石刻、一些诗、一个凄凉的爱情故事给西山寒溪和梅花注入新的文化内涵
时代的悲剧让一个凄凉的爱情在历史中搁浅
你看寒溪边一片片飘零的花瓣,不正是世人一叶叶深情的思念么?可人世间多少无奈又何曾不是象梅花一样随着寒溪流走了呢? 炎炎夏日,寒溪以其独特而闻名:避暑福地
三国时,吴王孙权建都于鄂,吴黄初年在寒溪上择地建“避暑宫”
据《舆地纪胜》记载:吴王有避暑殿在寒溪山间,西山寺即故基,并介绍此地六月“无暑气”
吴王避暑宫由议政殿、武昌楼、读书殿组成,是一组仿汉朝时期建筑
避暑宫在东晋太元年间辟为西山寺,只保留孙权避暑的一间侧殿
这间侧殿经历了一千六百年的废兴,至今遗迹犹存
三大名泉滴滴、涵息、活水分布殿前,松林、竹坞、梅圃环绕殿的侧面和后面,松涛阵阵,竹林密布,苍郁蔽日,葱茏如褥,更有梅香氤氲,四周环境清幽,葱翠为屏,隔绝了尘寰杂声,是一处极好的仙景福地
苏东坡曾有诗赞此地:“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
多少年来这里泉声,松涛,竹雨,梅香与寒溪构成一幅绝妙的山水画卷:声不息而自静,风不吹而自凉,自孙权后多少文人墨客将此地作为读书的好处所,于是有了另外的风景:溪水淙淙,石泉潺潺,竹雨潇潇,梅香阵阵,书声朗朗……朱峙山先生在诗中写道:“寒溪古寺读书堂,云木森森夏亦凉
名士担当天下任,每从儒雅谙苍黄”
历史的遗迹提醒着后人勤奋读书,“书堂夜雨”成为历代文人名士读书的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