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行情
面对疫情 信托公司如何化危为机 访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执行所长邢成
2020-03-04 12:23  浏览:15
 面对疫情 信托公司如何化危为机 访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执行所长邢成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其传播速度和影响范围之大超乎预期,当前形势仍十分严峻,其影响绝不可低估。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执行所长邢成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信托公司能否化危为机应对挑战,将成为各信托公司2020年走出困境的关键。

  《金融时报》记者:就目前情况看,哪些信托业务受到较大冲击?

  邢成:我们首先关注的是资本市场业务。2月3日,A股开市后,三大股指受挫,多股跌停。虽然至当天下午收盘时,跌幅有所收窄,但降幅仍较大。另外,股票市场行业板块的分化愈加明显。众多企业面临无法复工及以后的人员招聘等问题,后续营业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因此,在短期内,资本市场具有较大波动性,这也将对信托公司以债券、基金、股票为底层资产的资本市场业务(包括FOF、TOT、阳光私募业务、证券投资运营服务)的开展产生严重冲击。

  另外,传统信托业务“三驾马车”不同程度出现回落。受疫情影响,存续信托项目的潜在风险有所上升,新业务难以开展,由此可预见,短期内我国信托公司传统业务“三驾马车”——房地产信托、 政信、工商企业贷款等信托业务将会出现不同程度回落。受疫情影响,房地产企业在拿地、开工、竣工、销售回款环节均出现短期停摆,开发商面临回款困难、资金链吃紧等问题,从而加大了信托还款风险。在全力抗击疫情期间,地方财政资金会优先用于防控疫情,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给政信项目的拨款会削减,进而影响政信业务的市场空间和政信项目的还款能力。工商企业贷款业务也面临同样问题,受疫情影响,企业尽管陆续复工,但大多经历了停工而无法在短期内创造价值,各企业均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特别是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一旦停产,便面临着严峻的生死考验,从而加大融资业务还款风险。

  《金融时报》记者:疫情对信托公司的创新业务带来怎样的影响?

  邢成:总体来看,转型创新业务的进程有所放缓。首先,从消费信托业务来看,在疫情期间,由于封城闭门等防控措施,人们的消费热情骤减,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的消费行业受到严重冲击,从而减少了消费者对消费信托产品的需求。另外,由于餐饮、商超、旅游等行业的复工受到影响,当前C端相关从业群体收入出现不稳定因素,使得信托公司消费信托业务的逾期率大幅上升,据统计,2020年春节期间,信托公司消费金融类产品逾期率是2019年同期的两倍,并有可能呈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从而抑制了消费信托类业务的创新转型进程。其次,从家族信托业务来看,突发疫情增加了家庭意外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也将对很多企业产生严重负面影响。家族信托主要是对高净值客户的财富进行管理配置的业务,依赖于客户的财富积累与财富管理需求。然而随着疫情暴发,股市受挫,很多未设立家族信托的高净值客户的财富面临一夜贬值的风险,甚至很多民企及中小企业家面临破产的可能性,从而造成社会财富减少,在短期内,可能使得家族信托发展放缓。但对于已经设立家族信托的企业家,则能充分体会家族信托额外保护、降低风险的作用。因此,从中长期来看,此次疫情有利于激发高净值企业家对自己财富的管理需求,为家族信托业务的长期开展奠定基础。

山东信托产品大全https://www.pixiuvip.com/subject/trustlist9.html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