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3块钱的”生活费“现在剩下的只够打1分钟了,我怀惴着最后的希望,绝望的想
寝室里只有我一个人,大学里没有朋友,今晚上肯定是要饿肚子了,还有明天,还有后天,还有这个暑假的一个月,我不敢再想
北山之景在顶上,北山产生的是货色蔓延的条状山,少山野沟谷,以是去北山则是先登山,再行走于顶上的宽大地
和浑家驱车从盆地东缘的白崖子爬坡上马营,顺塬上北山大通道一齐东下,在阿拉姑山头延坡行至老鸦峡口,延民小铁路还家
房的人,与其说是守田房,到不如说是守着丰收在望的庄稼,成天叽叽喳喳的雀鸟,夜晚出来偷嘴的田鼠,品行不端的小偷,都会视别人的丰收为己物
守田房的人有时会感到寂寞,就唱些用来驱散谷鸟的山歌
或者烧一瓦缸牛粪,打开蜂窝取蜜,翻动一页甜甜的农历
文化的侵袭与浸淫是必然的,在南方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商贾云集、马队逶迤在博南古道与永昌道络绎不绝的大背景下,大理在那个历史阶段出现这样的迷人场景就是一件无需过多推断与分析论证的事情:西来的佛香在丛林和田野中,同炊烟一起袅袅相传,与歌声相和、并被不断地咏诵
佛法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在这块土地上被推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地步
妙香佛国,从书卷和贝叶经上如同水渗入泥土和作物的根须一样进入世俗的万家庭院
于是大理的丛林和田野中,一座座形态各异的佛塔醒目地矗立在大理人的生活与精神中,与秀美的自然山水相映生辉
于是苍山之麓苍山应乐峰下,作为这一时期大理地区所有佛塔的代表,崇圣寺前方风铃清脆的三座高塔之一的主塔千寻塔,在公元九世纪中叶的南诏丰佑年间矗然而立,并在时光之河中成为大理佛教长盛不灭的灯塔和坐标……
刘市长和占祥先生同是文艺界名流,他自然懂得占祥先生的心思
我们就听从刘市长的嘱咐,在前面开路
车子刚驶出约一公里,占祥先生一行的车辆又停住了,只见占祥先生胸挂一个长镜头的相机,已从车上走了下来
我们也只好跟随着走下车,原来公路下面是一片绿油油的稻田,稻田里灌满着浅浅的清水,夕阳的余辉洒在稻田里,稻田里的水透射着亮光,秧苗更显得有一种通透的绿意
占祥先生是被这迷人的田园风光牵住了,你看他一会儿把相机支在脚架上,不住地按动着快门;一会儿撇开脚架,或站或蹲或仆,尽情地拍摄着眼前的风景
此时此刻,感觉整个世界已经是占祥先生的了,你看他的神情是那样的专注,是那样的投入
我才明白,一个对艺术挚爱到极致的艺术家,为了他的艺术,他会忘了劳累,忘了饥饿,甚至会忘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