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果喜欢,这些东西就送给你了
”
在这样的草上或草边走着,在这样的石子小路上走着,闹不好摔一跤,换着拍一拍身上的灰与草渣,更能拍出一份友爱来,记忆的山路上抹不去这份乡音
走得远了,愈念及呢!虽然在当时还想不到,那能远呢?
不过,曹虽善用兵,但也并非没有失败过
曹操初期用兵征伐,与吕布于濮阳城寨之夺便是一例(见第十一回,88页)
读书至此,我想到毛主席在同一文章里说的:“初战的计划必须是全战役的有机的序幕
没有好的全战役计划,绝不能有真正好的第一仗
这就是说,即使初战打了一个胜仗,若这个战不但不于全战有利,反而有害时,则这个战虽胜也算失败了……
因此在打第一仗之先,必须想到第二、第三、第四以至最后一仗大体上如何打法……
”毛主席这段话全面而精辟,总结和指导了战争的战役与战斗之规律
曹操因为考虑不慎,劫寨初战取胜了,可是不久,却遭到吕布伏兵反夺寨,曹只得弃寨,结果一弃寨,还接连几败,曹本身也险些殒亡
说曹操善用兵,但不否认他有过这样失败的事实
正因为有这么的事实,才更能证明曹操善用兵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又是建立于什么战略基础之上的
我们说,没有一个能经常打胜仗的将军,即使是一位天才将军,也没有可能不打过败仗
反而因为有了几次败仗的经验,善于总结吸取出经验教训,才能助其少打几次败仗,多打胜仗
从这个方面说起,欲问曹操善用兵从何得来,由此结论:一是兵书熟读,精通;二是结合战争,结合实际
总之,曹善用兵,也极善带兵
在三国演义里,凡刘备、刘表、袁绍、袁术、孙权等辈之流,统统是远远不及的
二 那么说起曹操的志又是怎样的呢? 所谓曹操有志,当是大志
这个结论大概是没有什么异议的
只是在解说这个“志”的见解上,历有众说不一
但大抵上归于两种,一则曰:“乱臣贼子”,顾名思义乃“野心之志”!二则曰:“顺天之道”,顾名思义乃“雄心壮志”矣!二者都可以拿出事例来给观点作论据
然则,前者说法实非曹操历史本来面目
先读曹操两首诗吧: (一)
“天鹅喜欢群居生活,如果有离群的,不是病了,就是伤了”,老姚很在行的介绍说
:“去年,有两只天鹅到了五月底还没有飞走,我仔细观察,原来是翅膀受了伤
连忙雇了一只船和20多名船工,将天鹅救上岸,送到了三门峡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
”
一部分,一颗心,终身等候
一部分,一座城,终身疼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