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平 时间确实过得飞快,转眼又是过年
不知怎地,一想到过年心里就有种莫名的激动,总有些关于年的事情想说说
年,首先是从街上开始过的,年货是过年的主角
旧日历还撕剩下那么三十多页,人们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忙着购置年货了
那些精于钻研商机的生意人,更是提前就往自己店里塞进各种种类齐全、式样丰富、价廉物美的年货
人们东家进西家出,尽情地挑选自己需要的年货
过年年年过,年货年年买,不同的是,以前的年货主要侧重于祭祖的供品,现在的年货却多是钟情腹中的美食了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消费水平也日益提高了,对于“吃”早已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大鱼大肉,人们追求的是高档次、高营养、高享受
所以,在置办年货时,最令人伤精费神的就是“吃”
春联,过年的一大标志
传说春联是用来避邪的“桃符”,以前人们很是重视这点,每家每户都会认真对待春联,专门请邻里有声望而且有点学识的长者上门挥毫泼墨,然后郑重其事地贴在门上,以求一年的安康吉祥
春联还讲究文彩,讲究压韵,讲究内容
而今的春联却再也闻不到那股淡淡的墨香了,那种传统的毛笔书写的春联,市场上已难觅踪迹,取而代之的是电脑刻字印刷品,纸张则分为铜版纸和普通红纸,价钱相差近一倍
有的还配上各种图样花纹,漂是漂亮,可往门口一挂,总觉得不自然、不真切
放鞭炮
鞭炮本来是用作吓年兽的,可后来却常常是吓了自己
新年的钟声一响,数千万家庭同时燃起鞭炮(尤其是小孩),一千响,一万响,“噼哩啪啦”震得人两耳欲聋,直至天明
有本书上说外国人怎么都不能理解,中国人为什么会喜欢这种危险的游戏
想想也是,农村有句谚语“出钱买炮仗(鞭炮),落得一声响
”是啊,待“噼哩啪啦”声落定,白花花的银两也就化作了阵阵烟雾随风散去了,仔细一算,一年到头,我们不知要如此糟踢掉多少人民币啊
其次,在放鞭炮中,年年都有炸伤人的事故发生,大过年的就得住进医院,而且火星乱喷,火药四散,引起火灾无数
可来年呢,人们却又忘了伤痛,近几年来虽然许多大中城市纷纷出台政策禁止这种危险的游戏,但偷放者仍众,鞭炮依然放,医院照样住
守岁
守岁是守时间,更是守候祝福
除夕夜,吃罢年饭,十几亿龙的传人便开始等待着新一年的到来,好不容易把时间倒数至零时,便把岁给守到了,这时,所有男女老少相互拜年祝福,世上所有最美好、最祥和、最温情、最友爱的语言都集中在这一时刻
人间此时到处充满爱的音符
这一切只因为受着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力量支配,这种力量,是国人对于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守岁却也在悄悄发生着异化
漫漫长夜,人们已不再忠诚于聊天侃白看电视联欢晚会了,麻将犹如冬夜寒风不断侵袭了人们的生活
于是,胡乱结束年夜饭,几人便相约上场,“吃、碰、杠、和”声此起彼伏,赢的兴奋,输的脸红
睹场不分男女老少,也不分长辈亲友,彻夜奋战,直至血本无归时,却已是新的一年了
压岁钱
“岁”谐音“祟”,“祟”迷信说法指鬼神带给人的灾祸
“压岁”就是“压祟”,这本是多么美好的祝愿
但如今给压岁钱,却已成为独生子女们“小金库”的一大来源
一堆大人对着一个心肝宝贝,“压岁钱”跟“爱”划上了等号,几百块、几千块的“爱”流入“小金库”
有新闻报道,丁点大的孩子,其压岁钱最高收入竟达数万元
孩子们之间还会“斗富”,攀比风蔓延不止
更有居心不良者,借“压岁钱”大肆行贿受贿,祸国殃民
唉,但愿这种“压岁”能够适可而止
喝酒
但凡过年过节,酒是一点要喝的
老舍先生就曾感慨“大新年的,要不喝醉一回,还算得了英雄好汉吗?”(老舍散文《新年醉话》)于是乎,顿顿吆喝,脸红耳热,不醉不归
喝到兴处,可以借酒壮胆将过去一年里的怨气、不快、愁苦以及原来不敢说的骂的统统吼出来,把一年的污晦之气除驱殆尽,用老舍的话说叫“把一年的‘储蓄骂’都倾泻净尽”,如此,心头畅快,轻轻松松迎接新的一年
或者,借酒精的力量,将新一年的打算向在座各位好好抒发一通,也许别人还会不经意间给你指点迷津
不管如何,过年喝酒,图的是一种痛快、一种意气、一种摆脱、一种祝福
好了,不说了,越说越显得醉话连篇了
其实,关于过年的话题总也说不完,关于过年的心情总是理更乱
我时常扪心自问:为何让我如今才懂得这些本来并不深奥的道理?难道不经挫折就不晓通途?难道现在的我真的不会再成为将来我的再次否定?如今这分欣幸与困惑不断纠缠着我,让我幸福,也让我尴尬
肉啦鱼啦我在超市里买,蔬菜什么的我也在超市里买
以前和我同住的人不同意,他说超市里的菜太贵了,而且不新鲜
我们就在路边买
我们问一个老头洋葱怎么卖
老头看了我们一眼说,一块五
我们掉头就走
老头在后面喊一块啦一块啦
当然不能理这种人,他已经伤害了俺们的心
我们在一个开口说一块一斤的妇女那里买了洋葱,还买了其他的
结果都没有吃完,我们一个礼拜往往只有做一次饭的兴致,于是菜堆在桌脚枯萎了,最后扔掉
放假之后,我们便要回老家过年,鸽子的归宿问题困绕着我们全家,孩子坚决不让送人,只要一提到送人,他的眼泪就来了,无奈之下,我们就领着孩子提着鸽子回到老家,由于老家在农村,天宽地大,每天把她放出来,她也不飞走,就在院子里走来走去,只要孩子到她身力,她便“咕—咕—”似乎在呼唤,又像在问好,俨然像一对老朋友
等过完年,我们要走时,婆婆说,楼上养鸽子不太放便,她替我们养着等暑假我们再去接走
我们也做通了孩子的工作,但等到走的那天,一大早孩子抱着鸽子,看上去难舍难分,我的心中也有一种隐隐作痛的失落
等车启动时,孩子隔着玻璃放声大哭,婆婆抱着鸽子泪眼婆娑,我坐在孩子身边无语凝噎
后来,孩子每次给老家打电话,首先就问她的鸽子,等放了暑假,孩子便催促着要去接他的鸽子,我也像接自己孩子一样,心情居然有几分激动和期盼
我们一进家门,那只鸽子正在阳光下散步,儿子便一下跑过去,鸽子也“咕咕”地顺从地让他抱在怀里,看着他们热烈拥抱的场面,像久别重逢的亲人,又似亲密无间的挚友,我心中的感动都化为一点一点的潮湿
呆了几天,我们又领着孩子,提着鸽子回到了家
32、哪有什么选择恐惧症,还不是因为穷;哪有什么优柔寡断,还不是因为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