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诗最为动听,那即是芳华;有一段人生最时髦,那即是芳华;有一起得意最为亮丽,那即是芳华
请不要说芳华已劳累,大概你的梦想曾被实际薄情的消逝,大概你的探求毫无截止,但...【观赏全文】
但是,在这边,傍晚仍旧要告别
再去何处呢?这却真的没人领会了
─伴随淡白的疏稀的冷月的清光爬上暗沉沉的天际里去吗?跟着瞅着眼的小星爬上了河汉了吗?压在蝙蝠的党羽上钻进了房檐了吗?跟着西天的晕红消溶在远山的反面了吗?这又有谁能领会地领会呢?咱们领会的,不过:它摆脱了,带走了它的宁静和时髦,像一丝光彩,像一个春宵的梦
可以表示尚不是太穷的几样东西,比如彩电,录音机,电风扇,洗衣机等,都集中在前面的客厅里,好象1958年人民公社大跃进时集中在一块地里以供上面检查的麦捆,又好象人才济济且略有过剩的北京大学,还好象是堆砌了许多色彩的城乡结合处女人的脸
如果说西方世界的精神理想集中在伊甸园的话,那么,中国文化的最早源头应该是诞生在水边
伊甸园是曾经的乌托邦,没有痛恨、贪婪、痛苦和丑恶,但因为人类拥有了智慧而被无情的赶出园子,归家就成了断不掉的渴望,从他们的观点看来,人类要获得幸福与安闲,只有保留一种愚昧的状态,这是西方悲剧式的人生思维
我更欣赏中国关于人类产生的传说,我们的始祖是女娲,她在水边玩耍时,因为感觉孤独而仿照流水的影子用黄土抟制了人类,水与土的交融融进智慧和思想,仿佛没有丝毫神话的成分
于是,从此开始,中华民族与水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伤感时到水边散步,恋爱时于水边约会,甚至生命降生时就能在水中自由的游弋,许多人绝望时也是在水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种生命解读少了许多虚幻的成分,多了几分现实的色彩,和平日的生活密切关联起来,显出活泼与亲切,也颇合农业文明水与土共同培育谷物,养育人类的特点
楠的家是山区,我家哥嫂姐妹坐车颠簸去“看亲”时,他家宰杀诸羊,用小盆样阔口的大碗,满满当当的盛了肉块,肉丸,热气腾腾地端上桌,举箸下去,除了上面作点缀的零星香菜,葱段
漾着热气,哆嗦着油腻的肥厚肉快,吃够了荤腥的人,几乎无法下咽
在当地这是待客最高,最盛情的礼数
事后我听男友的叔婶私下里嘀咕,女方待客吝啬,不舍得用肉,乒坛坦的大盘碟里绿莹莹的,见不着什么“营生”……我偷笑,殊不知我这边亲友回来一个劲抱怨满盘油腻吃不饱
碗里盛着的是太多风土,人情,世俗,路数,阅历浅陋的我尚不能全部领会,楠笑着对我说:以后的日子,看我们这两只碗怎样将两边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