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货:3天内
今天我站在墓室边,准备把爷爷迁往另一处了,也许没人能够理解我孩童时期爷爷竟是一个恐怖的代名词
有人会说,这是因为历史已经给了鲁迅伟大地位,他的模样已经被印刷媒体塑造了七十多年,已经先入为主成为我们的视觉记忆
是的,很可能是的,但我以为模样是一种宿命,宿命会刻印在模样上——托尔斯泰那部大胡子,是应该写写《战争与和平》;鲁迅那笔小胡子,是应该写写《阿Q正传》
当托尔斯泰借耶稣的话对沙皇说,“你悔改吧”,这句话与托尔斯泰的模样很配;当鲁迅随口给西洋文人看相,说是“妥斯托耶夫斯基一付苦相、尼采一付凶相、高尔基简直像个流氓”……这些话,与鲁迅的模样也很配——大家要知道,托尔斯泰和鲁迅这样子说法,骄傲得很呢!他们都晓得自己伟大,也晓得自己长得有样子
那年肖伯纳在上海见鲁迅,即称赞他好样子,据说老先生应声答道:早年的样子还要好
这不是鲁迅会讲话,而是他看得起肖伯纳,也看得起他自己
四十岁的男人,仍是一叶飘泊在书海中的小舟,它不只是坚信,海里有古代先贤们描述的大千世界,有当今智者们探寻的无穷奥秘;更不是为了再度寻觅父辈们所说的黄金屋、颜如玉
仅仅是因为:那里面有一片片可以让疲惫的心灵得以短暂休憩的绿洲,有着一扇扇可以变换视野的窗户
不管是官场得意时,还是情场失意时;不论商战疲乏时,还是履职憔悴时;也不论你是在厌倦了白日昼夜的“垒长城”,还是憎恶了根本驱不走内心寂寞的灯红酒绿,心灵被笼罩在一片令人恐惧的黑暗中,只要你驶上这一叶小舟,任和煦的清风把自己推入无垠的大海,就会在心灵上洞开一个海天相连的窗口
最让他想不通的是,我们明明都是从小在“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里长大的,为什么到了他这里就演变成“内外兼修”了呢?头一次带他去见家人的时候,我可怜的妈妈喜出望外:她收留了二十几年的大包袱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甩出去了,这是多么可喜可贺的事啊
她将准女婿的到来当作一场隆重的交接班仪式,二话不说便关上厨房门,准备站好最后一班岗——
秋芳的脸原是红润丰腴的,如今却苍白且消瘦,温柔的目光比以前深沉而忧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