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货:3天内
院子就是房子
两种元素:瓦房和石板房
瓦房人居,石板房畜生居
从对岸看,院子是青杠林下边的一排菌子
不是红菌子和鸡蛋青,而是青杠子儿
灰灰的,透着黯淡
生产队保管室在正中,雪白的石灰墙很抢眼,晒坝里金黄的谷子很抢眼
保管室把村子一分为二,西为上院子,东为下院子
上下院子又各有三个小院,上院子有李模清家院子、胡宇林家院子和胡清林家院子,下院子有胡山林家院子、王生喜家院子和哑巴家院子
大队革委会副主任任忠坊家是移民户,在保管室旁边,不成院子
竹林、樱桃树、石墙是比瓦房还要抢眼的景观
瓦房是村子的疮痂,竹林、樱桃树和石墙便是医治疮痂的药膏
竹林四季都是婆娑的,盛夏最翠
盛夏,樱桃吃过了,枝叶却依旧繁茂
香椿是渴望天空的树木,在屋脊上空形成秀丽的几何图案
怎么看村子都是隐约的,瓦房、石墙、混了石头的土路
河风像一根绳索,操纵着村子这个巨型皮影
忽闪忽闪,时明时暗
河风有河水的功效,也有灯盏和夜幕的功效,让村子在变换中演绎着光学
河风也有刀子的虚无的锋利,以不见血的方式为我们的眼睛找到了最深的视角
姆妈
见劝说无果,大舅倏地跪了下来
我求求你了,你就依儿女们这一回吧
小舅、小姨和我母亲站在外婆的床前流泪
看着大伙儿,外婆悠悠地叹了口气
“没有”什么?作者没有让吴仁民把话说下去,此处用了一个破折号
而从这一段摘录的两个人对话里,可以看出吴仁民处于一个必须迅速做出抉择的关头,是考虑他人,考虑革命安危的心里活动中——他完全是自私的,可恶的
我不知道作者对吴仁民的“浮躁”其性格,是否是想在《电》里,通过与李佩珠的恋爱及过程来表示对吴仁民的一种同情,感伤或者还是用第三者眼光,真实记录生活的态度来描写
是带一种批判的眼光看待这一类人物的小资产阶级革命?还是?……总而言之,从我的思想和观点来理解吴仁民的“革命”,无疑是要受着严格批判的
李佩珠,是作者在《序》里点名的在《电》里的主角人物,作者通过她在整本书里的思想活动,力图来证明她的性格,“可以说近乎是健全的
”我的浅见理解是:《雾》里周如水的“柔弱”加上《雨》里吴仁民的“浮躁”,得到了《电》里李佩珠一个完整女性的成全
因为当时还是“柔弱”的“浮躁”的女性,在《电》里通过了“革命”,就可以成了坚决的,不屈的女性
我以为对这种女性的描写,正是三十年创作上的一股倾向主题,当然也正是作者极力避开的以谈恋爱为主题的主题
下了公路,一片田地变成了宽敞笔直的大马路
路的两边已用水泥打好,路面上铺了些沙土,路的南边是一排小洋楼
这就是村里说的现代新农村的开始
太阳明晃晃的,楼群闪耀着刺眼的光芒,照得我一点影子也没有
原来那条沟沟坎坎、水来水淌的路就埋在下面
商场转了一圈,买完菜出来,本想赶快摆脱门口那叫嚷卖蚬壳的老翁摊位,可担忧什么常常却偏巧遇到什么,老翁冲着咱们就喊,东家,陈腐的蚬壳,廉价卖了,买一点吧
平常还真的很少在商场门口遇见买这么陈腐的蚬壳,大概真如莲友所说,孽缘,孽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