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因为必须外出,我想,这样的天气里,人们定是蛰伏在阳光照射不到的暗处,决计不会迈出房门半步的
这似乎成了唯一的选择,也只有如此,才能躲开阳光
住楼房养宠物很麻烦,可乔子的眼睛里充满了渴望
女儿喜欢猫由来已久,记得她同学小米家养过一只,引得她成天往人家家里跑
后来,小米的妈妈怕误了孩子功课,就送了市郊的亲戚
这让乔子好不伤心,说小米那家亲戚面露凶相,是掐着猫的脖子走的,那猫怕不会得好了
有次乔子回家晚了,遭了妈妈呵斥,细一追问,才知她与小米去过市郊,探望那只猫去了
每年八月的回娘家,便是为了那些桂花而去
父亲是知道我喜欢桂花的,所以在桂花盛开的时节,总不忘摘下一包花瓣留存起来
不记得令箭花开的日子了,但那花的艳丽娇嫩却一直在记忆里鲜活着:喇叭一样的形状,内边围裹着流苏一般的花絮,金黄的花蕊,从由浅而深的花心处颤颤地探出头来,蜜蜂们嗡嗡地在上面流连着,吸吮着它的花粉,蝴蝶则围绕着飞来飞去,为之翩翩地舞蹈
老公年纪不大,酒龄却已很长
想想该怨孩子他爷爷,老公在家最小,他小时候,一家人围着小桌吃饭,三、四岁的他坐在孩子他爷爷的腿上,每次孩子他爷爷都要用筷子蘸点酒,放进他嘴里,看他被辣得挤眉弄眼的滑稽样,全家开怀大笑
这也算是艰辛岁月中,饭桌上增添快乐的一个保留节目,可也渐渐地让老公沾上了酒瘾,后来即使真心想戒掉都没有法子了
盆子下面有一处山洞,传说直通东海(我们家在胶东半岛的东南面,一直向东便是黄海,因处于我们家的东面,便世代称其为东海),有一条蟒蛇盘居在里面,谁敢进去便一口吞噬掉
但它却挡住了东海之水不能淹没我们的村庄
我有个堂兄从小天不怕地不怕,人送外号“愣头青”,他偏不信那个邪,领着小伙伴们拿着手电筒和火把进了洞,走了十几米便回来了
他没说过害怕,但小伙伴们都说他发抖
也许那民间传说在人们心里根深蒂固了,一个孩子怎么可能安然面对、无动于衷呢? 有了山的高度,有了这些历史的、现实的传说,自己有时一个人挺起瘦小的胸脯,叉着细小的腰部,仰视着那座山峰,便觉自豪、神往
可那时年小,没有谁能够带上自己上去看看,所以那座山便在我脑子里打上了那么深的烙印,也在我心里留下了小小的缺憾
下放结束,我又回到了父母工作的地方,离开那座山便远了
“文革”时期曾经编印了一套《山东民兵革命斗争故事》,忘记是哪一期上登载了一篇题为《盆子山前地雷战》的文章,令我读了再读——原来地雷战就发生在我们村呀!因为仙人盆是周围群山的制高点,日本鬼子想在山上修一个碉堡,可以统治周围的村庄
白天鬼子赶着民工上山修起一块碉堡,到了晚上我们村的民兵英雄便上山去拆除了
第二天鬼子再来修,我们再拆
后来民兵们一想,不能让鬼子再来了,让他们尝尝民兵的“铁西瓜”吧
可是一想,鬼子汉奸赶着民工们走在前面,伤了民工怎么办?于是集思广益想了一个好办法,把引信拉绳埋在民工们走过的地方,地雷埋在鬼子们落脚的地方
第二天鬼子一来,大模大样地赶着民工上来了
鬼子想得美滋滋的,有民工在前面踩雷,就不用怕你那个地雷战了,再也不用怕坐“土飞机”了
就在他们高兴的时候,“轰”、“轰”连响,日、伪军早被炸得血肉横飞,剩下几个缺胳膊少腿的灰溜溜地逃之夭夭了,再也不敢去修什么碉堡工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