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亲友圈主可免押进亲友圈验亲友圈,满意再补
桃花的树,可以不是它本身
我想到许多东西便真的是,它们通常以一种美好的感觉占据我们
这不过是一种表面的,或者我们可以认定是假象
就这么靠近着这棵树,发现了它不同于我知觉和嗅觉中的桃花
甚至,一种苦的香,在我这样想着的时候渗透了我的身体和知觉
在桃花这个背景下,我看到多年之前,一个同学因为和恋人分手而死亡面孔,一个和现在相同的春天之下,他们去看桃花,而真的是“人面桃花相映红”
春天结束之后,女孩突然说:看桃花并不说明什么,我喜欢看桃花,并不因为你
他象孩子一样喜欢童话
他喜欢的童话可以在心里颠覆这个世界的残酷,让他享受被欺骗的喜悦,也体会谎言的真实
他很傻,傻得让这个世界充斥着简单的纯粹的快乐
这不是他的罪过
很多时候我们太需要爱,喜欢相信世界上有桃花仙女的存在,可以实现一点点内心微不足道的愿望
让我躲藏的,是觉察到生存在一些时刻变成的一种施舍,生命在感觉里忽然就卑贱而渺小起来
我与一棵绚烂的桃树擦肩而过,如同熟悉的女子一样
有时觉得自己的幸运在于,从这样的风景穿过去,是一种宿命
这中间有一点气若游丝的快乐,在很快从我面前消失的时,我在沉沦中
不是所有人都能在美好的欺骗和谎言中快乐地生活
而当有了无数次的痛的经历,感觉着心中有千万把刀在凌迟,有着生生的痛;当饥饿来临,明知眼前的食物不能入口,但还是拒绝不了想象中感觉的需要
而当食物成为身体里毒素
它们所具有的欺骗作用,把自己逐渐地带入了人间地狱
随后,虚无,而不知道人不能停留在这样的虚无当中,作为生活着的目标,是这个世界的另一种残酷
当我的同学讲述自己多少年来的经历,并总结生存之道,而我在疑问:这样思考的结果是什么呢,我对此的经验了无兴趣
我的感觉已包容这些东西,同时觉得把所谓的人世经验说出来,并不能改变什么,指导什么
比如,死的寂灭
早在学校期间,入学前自杀的学兄,同学中,自杀的和我一样写过诗歌的同级的男生
那些发生在记忆里的死亡,对内心感觉震动,有着深刻的效果
一旦沉淀一下来,变成了一种凝固的东西,成为一种不能说出的结
而我因为不想接受,拒绝展现过程中的细节
上帝创造了人,把人带到这地狱一样的世界,渺小如同蝼蚁
甚至没有办法爱恨,爱和恨都在向人索要它们所给予的代价
为了这个,人们无可选择地把自己当成成一棵树
在不断被阳光照耀时空内,生长下去,别无选择
为了不让自身毁灭,我们回避那些,只希望把单纯而直接的快乐带给自己
人或者终究也是幸运的,悲惨到极点的命运,在追寻闪光的,一个点又一个点
在转瞬既逝的场景中,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去承受躲不开逃不掉惨淡的人世,并告诉自己这所有的经历就叫做生活
经历过那一株似是而飞的桃花树
那棵树模仿了桃花
而在这样的模仿之中
让我的怀疑成为最后的一种见证
名字,其实已不单单是一种称谓的关系,它证实的是,没有东西能让我们确凿地从内心经过的事实回到单一的指望中
这也是,不能把自己完全放入桃花,它有时颠覆了你对它唯一的知觉
在这个个人知觉变化的过程中,看上去桃花本身没有错误
事实上,从它诞生的那一天开始,桃花就把自己的命运,委托给了经历它的人
被赋予爱的人,一生把爱着他的幻觉,给了孤独的一个人的自己,他不能拒绝认识到那些似是而非的桃花,不能拒绝树木在他体内的生长,不能清醒地感觉到寂灭,去经受被人世丢弃后,度过属于他自己那千万年漫长寂寞的时光
那么就相信着在幻觉中诞生的灿烂桃花,去寻找那虚妄地存在于时间之中的爱
回过头来看,绝望的来临,过程所创造的经历,把世界的颜色改变,并掏空曾经的所有
越过这似是而非的桃花一样暗示着的人世
我们发现可以永存的,并支撑我们的,便是信仰,和爱,让它们和我们一起永恒
2006年4月2日
9、不必每分钟都学习,但求学习中每分钟都有收获
晚上家里的气氛很压抑,我不想说话,妻子建议到外面走走
从人行道树叶的缝隙看月亮,月亮还象我们以前共同赏月时候那样的美,我说只怕我们在一起看月亮的日子不会很多了,妻子看到我哭了,也带这哭腔柔情地说,你胡说什么啊,有病治病,活一天就珍惜一天,想那么多干嘛……
风雨凄凄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杜牧《阿房宫赋》)其宏伟壮观天下无二
却被项羽一把火烧个精光,现在连废墟在何处,还得考古专家去发掘
秦始皇下令修筑长城以抵挡北方的匈奴,耗尽倾国之人力物力,结果呢,秦始皇的万世之基业只维持了不到八十年就崩塌了,可是,长城依然还在,而始皇帝早已经灰飞烟灭于泥土之中了
一个迷信于武力征服的秦始皇,万万想不到仅过了两代,他的王朝就灭亡了
他死于自己的残暴的政策,武力并不能使他的天下太平多久,另一个残暴的反抗者项羽也很快就步了他的后尘,四面楚歌、自刎于乌江边
项羽的征服是一场悲剧,他粗暴地烧毁几乎全部的秦朝典籍,使得至今,我们仍无法详细了解秦朝的历史,没有一本秦朝自叙的历史,我们只能从司马迁的《史记》中知道一些秦王朝的简单信息
对于历史或是中华文明的传续来说,每一次改朝换代,都是一次浩劫
文明被破坏,新的政治替代了旧的政治,于是旧的政权以及它们的历史就被语焉不详地简单叙述了一下,后代为前朝撰史,成为一种习惯,可这里边有多少真实的情况已经被隐瞒和忽略了呢
我们只能期待着后世的考古学家东一铲西一锄地慢慢发掘这些深埋地底下的历史,让废墟自己开口说话
这种途径揭示的历史毕竟是十分有限的,即便 偶然发现了某个重大的历史事实,也无法让我们系统地了解那一段历史的真实过程
《二十五史》看似浩繁冗长,可这只是真实历史的几分之几?有没有千分之一?我们更多的只能从废墟里读到一片茫然,那些表露的碎片、断痕又能告诉我们什么呢?除了一种沧桑和忧伤感之外,可能我们得不到更多的东西
时间只是个载体,它本身不会为我们留下太多的证据,它像流水一样,不断地抹平着历史遗留下的一切痕迹,包括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无论我如何高腔高调,妈妈就是不依我,非要把那六百元送给我作为生日礼物
看妈妈年纪大,我又不好推桑,只好劝妈妈:先前我受了那一百元钱,就当是您送的礼吧,这六百元我无论如何不敢受,哪有娘给崽送礼的?于情于理不合,况且您年岁大了,有点零用钱放在身上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多自由
妈妈还是不肯,说人能有几个四十岁生日?虽说妈妈的话讲得有理,但我还是不想受
最后,终于向妈妈发起脾气来:“本来,我今天心情特别高兴,您霸蛮这样,搞得我心里极不舒服,好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