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生存中,他是我见过最执着的
从早晨到下昼,太阳从初升到落下,犹如谁也不许遏制他的等候
当我第二次过程这个场合时,他仍旧岿然不动,像一棵苍山的松树,坚忍抵抗,看到我就摇摇尾巴,摆动身材
而后又坐在原地,像一尊喇嘛,洞若观火,仰望地面
他等候的人,从来不来,那怕功夫一点点往日,他仍旧不敢摆脱
由于怕和主人相左,让主人不欣喜
孙策死了,年止二十六岁
哲学在当代中国表现出一种失语,跟我们自身还是有一定的关系的
我们要么把中国问题纯思辨化,要么把它西方化,这些方式遮蔽了中国问题,将它虚无化了
话语权不是自封的,而是在面对中国问题、解答中国问题当中获得的
对此,有两个方面需要去努力
第一,话语的转换问题
历史已经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进入中国就是从解决中国问题开始的,从中国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到今天的改革开放,问题不停地在转变,我们的话语体系也要发生改变
第二,语境建设问题
话语离不开语境
所谓的语境,一个是语言的语境,一个是情景的语境
我们应该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传入中国的不同途径,它们背后是不同语境的过滤
这些语境过滤如何形成了我们今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是对途径的反思
此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来到中国以后面临一个什么样的文化环境,它和马克思所产生那样一个文化环境有什么样的差别,这些都需要进行研究
再有,我们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是一种马克思主义,它不是一个唯一绝对的
我们在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时候,往往忘记了对理解的反思
所以,语境建设需要对我们传入的路径进行反思,对我们的文化背景进行反思,对我们的理解进行反思
芳华之花,如那柳树下草地上不著名的野花
不著名的小野花啊,你不如绯红花那么红得让民心神飘荡,没人关心你长大什么格式;你不如芍药那么开得明媚光彩浓郁,没人观赏你的花姿神韵;你不如国花那么开得高贵兴盛,没人赞美你有什么天性国色
野花,不求表面的时髦,不求旁人的赞美,但,它却是举世无双的一朵,没没无闻,径自成长
这一辈子没有人,也许这是一个生命,等待世界,我必须扭转时间和空间,转过身来,永远和你在一起,老